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说财经,专业答疑,感谢关注
最近,很多网友都在讨论养老金的问题,并且对于一些养老金可以拿七八千甚至上万的退休群体表示质疑,觉得不可能,按照现在的职工社保,即使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养老金平均水平也只是在4000以上。
为何会出现一些退休群体养老金高于当下职工社保养老金群体的现象呢?我们简单解读下我们的社保养老发展过程,给大家答疑解惑:
首先,养老金高于一般水平的,属于机关单位退休群体和中人群体
我们现在的社保养老保障,是以职工社保为主体,城乡居民社保为辅助,形成一个覆盖10亿以上群体的福利保障体系,逐步从养儿防老走向社保养老模式,这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结果,居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养老保障逐步提升。
在当下的社保养老体系中,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养老金平均水平4000以上,三四线城市则是在1500-2000的平均养老金水平,农村普遍是几百的养老金,在1000养老金以下,这也是不同地区经济和消费的不同带来的养老金差异,匹配不同群体养老需求。
而在养老金并轨,形成当下社保体系之前,其实还有一个机关事业单位社保,也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社保,职工社保,居民社保,农村社保并存的阶段,机关单位社保的养老金福利保障也是高于其他社保养老保障的
我们简单把养老金并购前后的参保群体划分为三类,在社保养老制度改革前参保并实现退休领取养老金的叫做老人群体,而在社保改革后才开始参保职工或者城乡居民社保的叫做新人群体,而既有早期机关单位社保后来又参保职工社保的叫做中人群体,4000以上养老金的属于新人一线城市参保群体,而养老金能拿7000以上的一般是老人和中人群体,过去的中人群体也比现在的新人群体多一份视同缴费的过渡养老金。
其次,机关单位养老金才看工龄和职称,当下职工社保只看实际缴费情况
以前在机构单位上班的,不需要向我们现在这样个人参保职工社保才能获得养老金,而是通过积累工龄和职称评定来获得不同程度和档次养老金,不同机关单位会按照不同区间的工龄积累,在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性50岁之后,发放不同的养老金,工龄积累也长,养老金自然越高比如10年工龄2000元养老金,40年工龄3500元等。
在考虑工龄之外,2006年工资制度变化之后,对于工龄和职称的评定也有了优化,职称的高低也影响未来养老金发放高低,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养老保障来说,工龄积累越长,职称评定越高,养老金自然就越高。
相反的,社保养老金并轨之后,统一为职工社保和城乡居民社保,养老金的评定和高低不再是工龄和职称,而是看参保地的工资水平,个人缴费档次高低选择,个人缴费的年限长短,参保地区工资水平高,个人实际缴费档次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整体就会比较高。
普通职工社保养老金,高档次缴费平均养老金在4000以上,机关单位社保一般职业生涯30-40年,仅从工龄来看,40年工龄能有4000养老金,要达到7000以上,需要职称评定来提升个人养老金发放水平,只有工龄长,职称评级高才能获得这种高养老金,高于机关单位普通职工。
最后,养老金高低是其次,医疗保障才是第一位的
当我们到了退休年龄,逐步卸下家庭收入来源的重担,开始享受退休养老生活的时候,面对身体机能下降,需要防范退休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疾病和意外带来的巨额开支,避免消耗常年积累的养老金和个人积蓄
这个时候医疗保障才是第一位的,通过配置基本的社保医保比如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等,实现小钱支出,转移大额损失风险的目的,避免消耗个人和家庭积蓄以及养老金储备,防止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
社保医保解决个人和普通家庭基本的医疗保障问题,日常医疗消费也可以使用个人医保账户,而大病医疗报销也可以通过医保解决,转移财务风险,实现安稳养老
医疗保障第一,养老金第二,这是基本的保障规划原则。
综上:7000以上养老金属于机关单位社保群体或者中人群体,而且工龄都比较长,职称评定比较高的才能获得高于一般职工群体的养老金,退休钱的工资或许不高,但退休福利保障却可以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