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马上就过完了,7月份将至。在7月份,工资和养老金将迎来新的调整,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需要了解一下,毕竟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具体是什么变化呢?一起来看看。
工资的2个变化
一是五险一金缴费基数迎来调整。因为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一般情况下是一年调整一次,多数地方就是从每年的7月1日起调整为上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
比如说,6月24日,山东青岛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布通知,自2021年7月1日起,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为2020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深圳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6月份也下发通知,自2021年7月1日起,缴存基数为2020年职工个人月平均工资。上限不超过34860元,下限不得低于2200元。
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6月23日下发通知,也是自7月1日起调整2021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不得低于西安市最低工资标准,上限不得高于24829元。
所以,如果你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从7月开始调整并且提升了,那么,每月缴存金额就会变多,到手的工资也会有所变化。当然,前提是你的2020年工资有上涨,并且单位从7月起给你申报调整了缴存基数(有的单位不是每年都会给职工申报调整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2020年月平均工资从8000提升到了10000元,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12%,7月你的缴存基数也提升到10000元,那么你的住房公积金每月个人缴存金额从之前的960元涨到了1200元,当然到手工资也会减少240。
二是一些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上海人社局6月23日宣布,从7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从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480元调整到2590元,增加11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2元调整到23元。
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含金量是很高的,并不包括个人应该缴纳的五险一金,单位需要另行支付的。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将有助于提升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因为到手收入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所以,在职人员需要注意,一看自己的住房公积金和社保缴费基数是否调整了,到手工资是否变化了。还有看自己的工资是否高于上涨后的最低工资标准。
养老金的2个变化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7月份也是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从7月起,养老金按照新标准发放。因为按照人社部和财政部的要求,各地要确保在7月1日之前补发上涨的养老金,目前已经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的省份都在此时间之前,比如西藏2021年养老金调整方案明确,调整增加的1至6月补发部分6月21日左右完成兑现,调整后的新标准从7月起按月发放。
也就是说,7月份退休人员到账的养老金就是上涨后的新标准了。
二是7月份,部分地区的养老金发放时间有调整。比如河北保定,保定市人社局近日公布消息,自今年7月起,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时间将统一调整为每月的20日。
除了养老金金额的变化外,退休人员也要注意养老金到账时间的调整。欢迎大家把这篇文章转给更多的亲朋好友,给他们贴心提醒。
了解更多工资和养老金的变化,欢迎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