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人海茫茫,相遇便注定缘分一场。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一,导语
关于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各种社会机构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基本还是有家庭来承担。
对于有退休金的人来说,还好一点。但不能自理的时候,仍然需要人照顾。那谁来照顾呢?儿子?儿媳?还是女儿和女婿?
这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
那对于没有退休金的人来说,更是一个难题。
现在这个时代,正好处在一个转型期。那就是有原来的重男轻女,转到现在大众所提倡的男女平等。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容易出现最常规的错误——父母在年轻时,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了儿子、儿媳;但年老时,儿子、儿媳不愿伺候了,坚决实行所谓的“男女平等”。
二,真实案例
讲述者:孙琴琴,61岁。(为方便叙述,全文采用第一人称)
01
我叫孙琴琴,还差一个月就61周岁。
我的母亲85岁,由于身体虚弱,大多数时间都是躺在床上,主要有我来照顾一日三餐。
其实,母亲不光有我一个孩子,她还有两个儿子,但现在的真实情况就是我一个人照顾,一个哥哥、一个弟弟,要么说没空,要么就说不方便。
下面,我就来说一下我家的基本情况。
我从小就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那时候或许都是这个样子吧!母亲把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都留给儿子,而我所有的衣服都是哥哥的,直到上到五年级,才有了第一件属于自己的衣服。
02
父母支持两个哥哥上学,但对我却说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就行了。
小学毕业后,我就辍学了,在家里做饭、糊纸盒……到了用工的年龄,就进了厂子,做了一名流水线工人。
哥哥努力学习考上了大专,进入油田里边的学校工作,而弟弟高中毕业后学了技术,进了企业成为一名技术工人。
时间一晃就到了我们成家立业的年龄,先是哥哥结了婚,由于油田福利比较好,住的房子都是单位分的,我的父母并没有出什么钱。就因为这一点,母亲一直说亏待了我哥嫂。
我出嫁的时候,母亲对我说,婚前多要点东西,将来的日子也好过。我对象家庭不错,给了很多彩礼,有很多还是让国外朋友帮忙带过来的。
而我母亲,挑了很多好东西,给我大嫂送了过去,另一部分留着,说将来给自己的小儿媳。
03
后来,弟弟也结了婚。
他单位分房子要论资排辈,所以就没他的份。婚后,弟弟和弟媳一直住在母亲那里。婚后第三年,他们两口自己攒了点钱,再加上父母给其资助了大部分,就在母亲旁边的小区买了一套房子。
母亲对两个媳妇好的没话说,每当我回家带着大包小包地看望他们,母亲就给俩嫂子打电话,您小(大)姑子带来了好东西,快过来尝尝,而我走后,她更是把所有东西让她的两个儿媳妇拿回家。
在周围人看来,我是绝对的外人,只有两个儿媳妇才是自己人,母亲最喜欢做的事~抠搜女儿,填补儿媳。
04
对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的孩子,母亲更是划清了“界限”。
哥哥和弟弟的孩子,所需要的一切生活费用(学习资料、玩具、图书及相关的所有消费),都有父母买单。而我的孩子,母亲从来不舍得多给她花一分钱。
那时候,也在想,或许她指望儿子、儿媳给她养老吧。
前年2月份,父亲离世。在去世前,把家里所有的财产归拢,一共有23万存款,再加上,他卖掉了奶奶留给他的那套小房子,一种有85万现金,然后守着全家人的面,父亲把它分给了两个儿子,给了大哥45万,给了弟弟40万,至于不同,就是以因为父亲没有帮大哥买房子。
05
父亲走后,母亲的身体也一下子垮了。
她再也不愿意出门,整天待在家里发呆,由于不运动、心情又不好,身体越来越差,没过多久,身体弱的就不能自理了,长期需要人照顾。
我们三个商量怎么照顾母亲,大哥说实行轮养,可大嫂死活不同意,说她受不了老人味,而弟媳就更不用说了,也坚决反对。但他们谁都不愿出钱雇保姆,靠母亲一个人的退休工资,根本就不够雇保姆的。
最后商议的结果就是,我们三个家庭,每个月每个家庭派一个人去照料母亲。
06
先有大哥开始轮值,前几天还好,后来,大哥一有事就给我打电话,让我过去,原因就是母亲糊涂了,大便有时不擦屁股,小便有时尿在床上,大嫂嫌恶心,从来不靠边,而大哥又不方便,只能有我来。
第一个月的后半阶段,大哥也直接不过去了,就说一句妹妹辛苦了,就把摊子撂给了我。第二个月,仍然是我照顾。
到了第三个月,弟弟还没退休,弟媳送了饭就走,一刻都不停留。我说:咱妈年纪大了,身体又弱,就得需要有人照顾,不能把她一个人扔在那里。
可弟媳却说:她有儿有女,还轮到我照顾了么?要说照顾,那也得是她亲生的儿子和女儿啊,我可没这个义务!
就这样,第三个月还是我在那里照顾,轮流了一圈,除了我之外,竟没人愿意照顾她。
07
可即便这样,母亲仍然惦记她们。
母亲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的时候就问兰子(小儿媳)呢?大壮(大儿子)呢……她能记住和想念的,永远都是儿子和儿媳!
更令人伤心的是~母亲说趁着自己有口气,把这个房子卖了,给大儿和小儿留下点钱!
也就是说在母亲心里,只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和小儿子,无论我做什么,都不会有我的份,一分都没有。
我就不明白了,老人把全部的财产和好处都给了儿子和儿媳,为什么却把照顾母亲的责任,推脱给我一个人呢?
难道是我该么?
三,小结
其实,这个案例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多子女的家庭尤为明显。
听老家的人说,现在养老都流行儿女平等,甭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要照顾;但在当初他们结婚的时候,父母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女儿呢?真的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啥都不用管!
这里边有传统的因素,有时代的因素,也有环境的因素,当然,也跟个人的思想有关。
但我相信,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
因为,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都意识到这一点,即便家里有俩孩子的,也不会像原来的人那样重男轻女,而是尽可能的一碗水端平,给儿子和女儿同等的关爱。
这就是社会的进步,更趋向于合理,也更趋向于公平。
往期更多精彩,点击即可观看:
53岁大姐的幸福选择:退休后,继续找工作赚钱,过得充实又快乐
七旬老人的幸福箴言:做到这五点,幸福自己,快乐子女,造福后代
50岁大姐逢人就说二婚丈夫的不是,三年后,他成了别人的好老公
老年人养老的春天到了,不看脸色不委屈,这三种新型养老是大潮流
53岁女人的倾诉:隐忍多年还是被离异,后来,我找到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