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浅夏
定稿:沛菡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俗话说,养儿防老。在很多老人的传统观念中,自己辛苦把孩子拉扯大,最希望的就是自己老了以后可以有孩子尽孝,自己不会面临无人照顾的凄凉场景。
但是,孩子是否会孝顺父母,有时候不仅仅在于子女,还在于父母自己。如果父母平时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的话,一样是很容易培养出一个“白眼狼”的。
其实这几年无人赡养的老人也有不少,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并非完全没有。而这些老人之所以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不见得一定就是子女狠心,也可能是自己年轻时酿的苦果。
晚年可能“无人养老”的4种父母,原因多是因为自己,而非子女:
1. 过度溺爱孩子的父母
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比过去少了不少。再加上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普遍都有所提升,所以说,现在的父母往往都比过去的父母更重视自己的孩子。
然而,重视归重视的,如果父母掌握不好尺度的话,就很容易把“爱”变成“溺爱”。在父母的这种过度溺爱之下,孩子也很容易变得越来越骄纵任性。
通常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都是不太懂的孝顺父母的。对于从小习惯了父母的百依百顺的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并不懂得感恩,也不知该如何孝顺父母。
2. 控制欲过强的父母
还有一些父母,对孩子总是有着各种不放心,不管孩子做什么,他们都丝毫不信任不说,还总是想着要控制孩子的一言一行。
可孩子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人,他终是会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的,如果家长总是这样控制孩子,不仅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不独立,还很可能会让孩子变得很压抑。
如果再严重一些的话,患上心理疾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算是想要孝顺父母,也很难做到。因为这些孩子大部分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更别提照顾父母、孝顺父母了,很可能父母老了还需要反过来照顾他们。
3. 喜欢打击孩子的父母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还会遇见一些非常喜欢打击孩子的父母。在他们看来,自己这样打击孩子,是在爱孩子,是在对孩子好。
这些家长普遍觉得,自己的“打击式教育”是可以刺激到孩子的,是可以让孩子越挫越勇,可以接受更强悍的打击的。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这种教育方式到最后只会让孩子逐渐开始疏远自己,让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了。
亲子关系一旦变冷淡了,孩子就未必会孝顺父母了,因为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从不曾得到过父母的关爱的,他们自然也不愿意去爱父母、孝顺父母了。
4. 脾气过于暴躁的父母
还有一些父母,脾气非常暴躁,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对孩子发脾气。不管孩子出现了多大的问题,他们都一定要选择打骂一顿才痛快。
通常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也很难孝顺父母,哪怕他们看起来非常乖巧、懂事,很听父母话。
而之所以会这样,无非就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父母和他们之间是没有爱的,父母的打骂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伤害,让他们对父母的感情越来越冷淡。
不想成为晚年“无人养老”的父母,该怎样做?
1. 凡事掌握好分寸
如果我们不想要在晚年的时候,面对“无人养老”现象的话,我们就应该掌握好做事的分寸。
不要过度溺爱孩子,也不要对孩子太过苛刻。否则的话,就很可能会养出“不孝子”。
2. 学会放手
如果我们想要避免这种现象穿,我们还要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学会放手,如果孩子能够独立完成某件事的话,家长最好别帮忙,别替孩子去做。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拥有独立能力,才会变得不那么喜欢依赖父母、依赖他人。
3. 多理解、关心孩子
很多人总是觉得,对待孩子就应该很严厉,尽可能地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严,不需要给予孩子过多关心。可家长越是这样,就越是会拉远孩子和自己的距离。
所以说,如果家长不想在晚年的时候面对“无人养老”的情形的话,最好在平时的时候就多多理解、关心孩子。
4. 给予孩子信任
想要让孩子懂得感恩,知道孝顺父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不能忘了给予孩子一定的信任,学着去相信孩子,不要总是质疑孩子。
要知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没有信任,亲子关系就会疏远,孩子长大后自然是很难成为一个孝顺的人的。
结语:
孝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但是,孩子是否孝顺,和家长也是很有关系的,如果家长没有教育好孩子的话,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更容易成为一个“白眼狼”。
所以说,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晚年的时候无人养老,最好就多重视下孩子的教育。
今日话题:你平时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你觉得孩子孝不孝顺和家长有关系吗?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