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看攀枝花医养结合发展!攀枝花康养特色之一
2021-07-31 15:42  浏览:72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医养结合”就是把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


“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


“养”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近些年来,攀枝花在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医养结合方面做了不少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




2016年6月,国家卫计委、民政部公布了全国第一批50个市(区)的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攀枝花市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8月,攀枝花首个医养结合养老院——东区攀民养老院正式开业,该养老院设有单人、双人、三人间等房型,可容纳上百人居住。


2016年12月,攀枝花市政府下发《攀枝花市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目标:

打造特色医养服务示范点10个以上;

初步建立覆盖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层次需求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

初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机构医养服务、社区医养服务、家庭医养服务、候鸟医养服务、高端医养服务”五大医养服务模式;

到2017年制定出具有可操作和推广性的医养结合行业标准(指南),服务内涵进一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对养老(康养)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到2018年实现医养结合服务的全覆盖,形成成熟完善的攀枝花特色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到2020年实现医疗、养老服务体系高度融合,医养结合产业效能得到充分彰显。


2018年6月,攀西医养(康复)示范中心试运行,该中心是依托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心集医疗、康复、护理、养生、训练、娱乐六位一体, 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共设有床位数206张,该中心为四川省三级综合医院举办的首家规模最大、医疗资源最丰富最便捷、服务项目最齐备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


2019年1月,全市首个“智慧医养示范点”暨“健康小屋”正式授牌建立。这是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与密地街道矿运社区、馨佳园养护院三方携手共建的,意在探索“互联网+健康养老”的有效途径。


2019年9月,市三医院阳光医养中心开诊,该中心建筑面积6006平方米,拥有医养床位162张,可以满足中高端医养老人的入住需求,可为攀西区域内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照护。




2019年9月,攀枝花市康养产业一系列地方标准发布,这批标准中包括《攀枝花市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常规健康管理指南》。


2019年12月,国家卫健委对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名单进行公示,在公示的200例医养结合典型经验中,包括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医养结合新模式”。


2020年9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被列为全国首批174家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之一。


2020年9月,攀枝花市国有投资集团与腾讯医疗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推动智慧医疗康养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推广,联合开发建设攀西康养城医养融合项目,携手推进健康社区智慧治理平台的建 设。


2020年12月,首批攀枝花市医养结合服务示范单位进行了公示,包括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攀枝花市东区幸福记忆养护院、攀枝花市东区金域阳光 养护院、攀枝花市东区攀民养老院、攀枝花恒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普达颐养护理院等8家单位。


2021年1月,攀枝花“智慧康养大脑”——攀枝花智慧康养产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亮相。大数据中心投入运行后,将以个人健康管理为核心,以医疗健康数据为驱动,以居民和康养者的健康需求为引领,促 进康养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信息和数据更好地为居民和康养者、康养产业实体企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服务。


发布人:7108****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