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乐享社区养老、社区资讯不错过……广州民政启动为民办实事工作
2021-05-03 22:10  浏览:56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社区大小民生服务,


手机在手便可随时咨询随时约;


身处何地,都可享受


“一碗汤”距离的综合养老服务


……


5月2日,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独家获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州市民政局启动开展了十五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服务等民生工作——将在各个民生领域,为广州街坊们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实惠。




图:一座城市的幸福感,体现在民生方方面面。(疫情前养老服务机构资料图)


如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正在进行时,而改变亦悄然发生。


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各个街镇正兴起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建设,引入各类优质养老服务机构打造一站式养老。增城区新塘镇是全市首批投入运营颐康中心的街镇,当地街坊们早早体验了一把集休闲娱乐、康复养生、临时托养于一体的社区综合养老体验。


在花都区炭步镇,社工携手村民将农田玩出新花样,打造了一系列乡村亲子体验活动,从割稻穗、打禾机,到拔花生、挖芋头,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城市的街坊,城乡互动起来了,收入也更多元了。而在更多乡村角落,广州社工更是发起了多个乡村振兴行动,立产业、兴教育,热闹不已。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不仅仅聚焦养老和乡村。”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十五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涵盖了各个群体,各个年龄段,”我们将在今年年底前,推进一件件‘小切口大变化’的民生实事制度举措。”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民政为民办实事


“民政事业包括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组织、社区服务、社会专项事务和党建等根本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党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要求,市民政局迅速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民政系统上下动员,专家学者专题辅导、瞻仰革命史迹、缅怀革命先辈,旨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在此前,广州市民政局便以“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为契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局系统各级党组织发挥专长优势,联动多方“为群众办实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为进一步推进一件件“小切口大变化”的民生实事制度举措,民政系统单位更是按照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创新开展具有民政特色的工作实践,注重方式方法创新,推出了十五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记者了解到,该系列活动包括“老有颐养 幸福颐康”为老服务行动、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两类”儿童关爱保护行动、“随约”社区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社会组织党建“红苗工程”攻坚行动、慈善为民惠民系列行动、广州社工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我为群众送真情”志愿服务行动、地名申请便民提质增效行动、婚姻服务创新提升行动、殡葬公共服务优化提升行动、深化民政联络专员进村(居)活动、“温情信访暖民心”行动、民政科普进社区活动、民生重点工程建设攻坚行动等。




覆盖民生方方面面


这些民生实事与你息息相关


【为老服务行动:近期实现颐康中心全覆盖】


据悉,广州将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推动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全覆盖,居家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全面铺开,近期每个街镇至少建有1个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并全面投入运营,这也意味着,不同街镇的退休街坊都能享受医养、康复、休闲、娱乐、托养等社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和到户式综合养老服务。




【志愿服务行动:初老服务老老,更有助浴助急服务提供】


如今,广州已涌现上万名初老志愿者投身社区公益。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将进一步推广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开展“初老服务老老”系列活动,培育初老志愿服务队伍,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助行、助聊、助学、助乐等志愿服务;实施“耆望成真”长者微心愿项目, 满足社区困境长者助浴、助洁、助安、助医、助餐、助急等需求,开展关爱探访、精神慰藉等服务。


【婚姻服务创新提升行动:为广州人打造浪漫时刻】


婚姻登记全城通办、集体婚礼浪漫起程……近年来,广州一直致力于为市民群众打造浪漫婚姻服务体验。今年,广州将加快推动广州(中国)婚姻服务创新综合平台和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工作部署推进跨省市婚姻登记试点,指导成立婚姻文化研究院、建设婚俗文化馆,筹备开展2021年度集体婚礼、婚庆博览会、产业发展交流等活动。




【殡葬公共服务优化提升行动:“身后事”不再是麻烦事】


广州将建设殡葬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深化提升“身后事一站式联办”服务,联办事项将从9项拓展到14项,从放宽受理条件、系统功能再优化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联办服务便利性,让人们办理相关业务更便捷,更顺心。此外,广州亦开馆上线广州殡葬博物馆,传播岭南地区殡葬历史文化,开展缅怀革命英烈教育,推广生命文化教育,发挥全国首家殡葬博物馆展示、教育和宣传作用。


【“随约”社区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为社区居民打造个性化服务板块】


出门倒垃圾把门倒锁了,把一个2岁的孩子关在家里了,怎么办?有一些切身福利在微信群发布却没看到怎么办……据悉,广州将丰富社区“随约驿站”功能,加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中心实体化建设,强化与“随约 驿站”的联动作用,推动服务集成、下沉基层;继续按照“一社一策”为社区居民打造个性化服务板块,链接更多社会资源,为居民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约”的精准精细服务。




【深化民政联络专员进村(居)活动:社区有难题?有他们】


广州将继续巩固深化民政联络专员进村(居)活动,结合加强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和培养工作,着力提升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等5个区的专员覆盖率,推动民政联络专员进村(居)活动向全市村(居)覆盖,下沉一线面对面帮助基层民政服务对象解决一批“切身难事”“关键小事”。


【乡村振兴行动:社工赋能,为农村村民打造服务平台】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广州社工开展了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行动,通过走访慰问、圆梦微心愿等行动为城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物资支援、志愿服务等,惠及孤寡、独居、空巢长者和低保低收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1.4万名。值得关注的是,广州还将引导全市社工服务机构、社工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帮扶、农村留守老人照顾支援、农村困境儿童护蕾、农村残障人士关爱、 红棉公益消费扶贫助农、农村困境群体微心愿圆梦、乡村社区治理赋能等七项行动,积极搭建助力乡村振兴社工服务平台。




【慈善为民惠民系列行动:全城慈善,人人慈善为人人】


据悉,广州将继续实施创建“慈善之城”提升计划,协助开展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活动,举办慈善惠民系列活动,实施“党建强,慈善红”计划,助推慈善组织党建品牌打造,实现慈善组织党建有新提升;建立社区慈善协调机制、联动机制,培育社区慈善主体,开展社区慈善活动,落实社区慈善惠民实效;开展寻找慈善家庭活动,推进慈善空间设立,宣传慈善文化。


【“两类”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推进社区残障儿童康复试点】


广州将加强儿童福利保障,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开展童心向党“六一”系列关爱活动;依托广州市儿童综合康复中心推进社区残障儿童康复试点项目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关爱服务,筑牢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网。


【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为困境群体提供有力支持】


广州将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深化社会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创新“物质+服务+技术”的救助方式,帮助救助对象构建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健全分类分层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核对数据综合应用分析,推进低保特困事权下放试点工作,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




【社会组织党建“红苗工程”攻坚行动:撬动社会力量促城市发展】


社会组织在一座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生态作用。广州将举办具有广州社会组织特色党建系列活动,深化开展社会组织党员“三亮三树”活动,编制社会组织党建阵地目录,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优化提升社会组织登记、监管服务水平,总结提炼“红在社联”等党建项目品牌, 引导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社会服务中发挥更大作为。


【地名申请便民提质增效行动:为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留下集体记忆】


广州出台《广州市地名申请材料指引》,进一步整合申报事项、精简申报材料;指引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类工程项目申报地名,方便企业办事,优化营商环境;以地方性法规《广州市地名管理规定》制定为牵引,进一步优化地名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地名申报和审核效率。


【“温情信访暖民心”行动:让每一个声音都被听见】


广州将按照省的要求,开展“温暖信访暖民心”实践活动,面对面倾听信访群众诉求,下沉基层推进重复信访和突出信访问题的解决,落实每名党员“四个一”活动目标,解决一些“老大难”问题,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


【民政科普进社区活动:科技助力民政事业发展】


广州将积极发挥全国民政科技先行示范作用,争取建立广州民政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完善民政科技创新发展体系,打造首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民政名家工作室,实施“十百千”科技人才培养行动;开展局首届科学素质竞赛、“科技大讲坛”、民政科普进社区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增进社会公众对民政科技的了解,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民政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民政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民生重点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力争年内两民生重点工程投入使用】


广州将以更大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推动广州民政园项目、市老年医院项目等25项民生重点工程建设,力争年内实现其中2个项目投入使用,更早惠及市民群众。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赞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刘春林


【更多报道】


点击图片即可了解















▲点击图片即可了解:广州日报·花城老友记推出了系列智能时代,长者生活变化调查和报道解读,不断推进和见证社会在智能时代下对长者生活便捷程度的关注。


———⊥ end ⊥———


花城老友记是广州日报为广大退休街坊打造的养老服务垂直频道。


以公众号花城老友记以及广州日报平台为载体,致力于链接多方资源推动养老服务发展,并与广州市民政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出了线上老人大学、长者才艺分享,养老机构地图、社区公益行等活动,希望打造成为广大读者的大家庭。




发布人:46e1****    IP:183.195.15.***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