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鱼皮
《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含优待证式样)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已近一个月,目前看到退役军人普遍是非常期待的,提出的意见建议并不是很多,大都是希望能够增加普惠的项目内容及加快发放进度等,那么,在优待证出台之前,我们退役军人还需要搞清哪些概念呢?
一、优待证还是荣誉证?
优待二字,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顾邵传》:年二十七,起家为豫章太守。下车祀先贤徐孺子之墓,优待其后。
这个词的含义是给予好的待遇,厚待优待是指从政治和物质上给予良好的待遇,优抚广义上的优待是指国家、社会、群众三方面对优抚对象广泛的关怀照顾及物质帮助。
自古以来,优待都是个褒义词。那么,为什么有些退役军人对优待证这个名字产生了意见?追问根源,主要是来自于我军有“优待俘虏”这个历史,很多人把优待退役军人与优待俘虏相类比,对优待这个词解读得有点过了,也是一种过度敏感和错误解读。
战争年代我军的优待俘虏,一方面是考虑人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若通过优待俘虏,可能会使对方俘虏变成自己的战士,自然要优待。而且优待政策传到对方军队中,还有利于策反工作,或者在战况有利情况下更易于使对方军队失去战斗意志(投降不用遭罪还能保命)。
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中国话,老外听不懂弦外之音,同样一个词语,用在不同场景里,可能就会出现不同的含义。所以,大家对优待证的名称不必过于敏感,在我国各地,普遍对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了“老年人优待证”,老年人们也都很认可。
有人说,应该叫荣誉证,或者直接叫做退役军人证,还有的说直接把相关功能写入身份证就得了,还要填表发卡,多麻烦。这都是非常好的意见。但毕竟,《退役军人保障法》三审已经通过了,而且里面就叫《退役军人优待证》,从名称上是不可能做出更改了。
与其纠结叫什么名字,不如关注优待证的内容、功能以及如何办理和使用。我们的退役军人,享受的是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优待,是无尚光荣的。
二、拥军卡和优待证冲突吗?
最近,山东等地出台了对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的好政策,为退役军人办理拥军卡,可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游览景区,以及金融信贷方面的优惠,等等。
如果战友们想了解这方面情况,只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下,可谓比比皆是。针对这一情况,退役军人普遍持积极、乐观和肯定的态度,而且也纷纷羡慕起山东的退役军人,希望自己所在省份也能出台相关政策,对退役军人实现相关优待。
目前优待证的样式正在征求意见当中,很多人可能会困惑于,本地有拥军卡,上面又发下来优待证,一个人带着那么多卡、证,一方面怕麻烦,不小心弄丢了补办起来麻烦,另一方面怕优待证和拥军卡产生冲突,希望两者能够整合。
各地在对退役军人抚恤优待上,都有一些独特的做法,比如经济发达地区,因为本地经济效益好,在拥军优属上力度就更大一些,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过节只能发封慰问信。
所以,全国各省市不可能做到一个标准,也不能完全“一刀切”。那不同地区的退役军人如果相互攀比,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二章里明确: 持证对象凭优待证按照《优待意见》及基本优待目录清单中明确的有关内容,在境内享受国家提供的养老、医疗、文化、交通等方面优先优惠的优待服务。持证对象凭优待证享受发放省份明确的本省份优待服务。
国家一个证,地方一张卡,互相之间并不矛盾。国家层面的优待证,或许是普惠式、清单型的、倡导性的,而全国各地的拥军卡,则是结合本地实际,锦上添花的一种更有特色、更加实惠的待遇。
也许哪一天,当你登上公交车,或是坐上地铁,一刷卡,你听到的声音是一个温暖的声音,——“拥军卡”。
三、对优待证的期待要保持一个正确理性的态度
对于优待证,广大退役军人满心期待,不过我们确实要有一个理性的态度,期望不能太高,就拿《退役军人保障法》来说,很多退役军人,希望保障法里讲自己待遇的相关条款都写清楚,这是极其不现实的。虽然我们都很期待自身的身份待遇等方面在法律上给予进一步明确。但保障法毕竟是部总法,具体内容和细节上不会写入法律,而是靠配套的行政法规进行明确。
退役军人优待证,也是全国统一制定发放的一个普惠性的退役军人优待福利。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二章中明确:持证对象凭优待证按照《优待意见》及基本优待目录清单中明确的有关内容,在境内享受国家提供的养老、医疗、文化、交通等方面优先优惠的优待服务。
首先,退役的优待,不会比现役的多。这是个大趋势,如果退役保障得比现役还好,那么谁还愿意继续服役?从年初制定的《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本优待目录清单 》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役军人与退役军人的优待目录是有所区别的:
举个例子,现役军人可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而退役军人的优待目录清单里面是没有的。退役军人优待,除了发放光荣牌、发慰问信等之外,连影剧院提供减免入场票价也只是鼓励(意味着可减免也可不减免)。
其次,全国性的退役军人优待证,更多上是一种最基础的,荣誉性的象征。如果指望拿到这个证,出门免费乘公交车、坐飞机,吃饭、看病、住宿打折,是极不现实的。毕竟,退役军人有5700万,衣食住行等方面全部打折免费,保障起来会十分困难,加上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果全国优待证上制定的普惠政策条件太高,对于地方的经济上是会产生一定压力的。
另外,将全国性的优待证的优待项目定在一个基础水平,也利于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长,锦上添花。我们要相信,优待项目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和经济水平的逐步提升,惠及的项目也会逐步增加,退役军人的优待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最后,丢掉幻想,认清现实,美好生活需要奋斗,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人都有欲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很多人活一辈子,活的就是一个“靠”字,在外靠朋友、靠单位,回家靠父母、靠亲人,唯独不靠自己。
退役后,我们都是“打工人”。还是要立足自身条件,找准人生定位方向,积极投身社会经济建设,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希望每一名退役军人,通过努力,有一天都可以大声喊出:“我不需要优待也可以活得有自信、有尊严、有体面!”
唯有如此,便不会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