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因为中国正在进入中度老龄化的社会,也就是说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要占到全国总人口的20%以上。要知道中国已经有14亿以上的人口,如果60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20%,就意味着有2.8亿甚至到3亿的60岁以上老人。而这里面很大一部分都生活在农村地区,他们没有退休金,养老保险的补贴标准也很低,晚年的生活十分堪忧。
根据最新的消息公布,我国现在已经在农村地区推广,建设了2万家养老机构,整个养老床位达到了194万。这对于缓解农村孤寡老人和低保户以及五保户的未来养老困境,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但是农村还有更多的老人,只能依靠家庭养老。本来养儿防老是中国的传统观念,也是一直实行的做法。但是目前中国农村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农民大多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里,没有人照顾老人。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农民也愿意将自己的父母送到农村的养老院集中居住,至少能够保证他们一日三餐有人照应。
那么对于农村的70岁以上甚至80岁的老人来讲,他们愿不愿意去养老院呢?
坦白说,从内心里面可能有一些人还是比较抗拒,因为从他们的内心角度来讲,自己辛辛苦苦把一帮孩子拉扯大了,最后孩子都不能在自己身边尽孝,而把自己送到养老院,明显不符合我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这种习俗和观念。
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老人,几个儿女平时都在外面打工,自己原来一直是单独在家里面生活。后来因为摔了一跤,结果造成了中风,虽然经过有效治疗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行动方面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且日常生活也需要别人照顾。但是几个子女在外面都有工作,不可能长期留在农村照顾他。而他又不愿意去城里面跟着你一块住,所以几个子女商量着要给他送到乡镇的敬老院和其他的老人一块住。
但是他不愿意去,怎么劝说怎么去实地考察,怎么去解释都没有办法,老人就要在自己家里呆着,如果不让他在自己家里呆着,那他就准备去死。几个子女又怕他真的会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所以只能轮流安排来照顾她,搞得一家人都不开心,而女的抱怨也多,老人家心里其实估计也不痛快。
当然与这种情况相反的是,有一些老人很开明,很愿意去养老院。因为他们知道,而你现在生活不易,所以也体谅他们,不想给他们添麻烦,到了养老院之后,每个月需要花费的钱并不是特别多,而你能够负担的情况下,他们和一些相邻的老人一起生活,衣食无忧,也算是安享晚年。
虽然我们知道乡村的养老医院服务水平以及服务质量和硬件设施可能不会太高,但是总算能够给老年人提供一个相对安稳的养老场所。老年人其实对生活的要求不高,他们更多的是需要亲人的关怀以及同龄人之间的慰藉。如果让它们一个人独自生活的话,晚年的生活肯定会比较凄惨,但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儿女无法及时照料,只能通过养老机构来解决他的养老问题时,这种方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
所以对于农村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是否愿意将来去养老院生活呢?以后农村的养老院肯定会越建越多,对此你们怎么看呢,你觉得能不能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