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不必大骂资本——资本不愿意去的地方你我亦然!人性就是资本
2020-12-06 15:38  浏览:56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看到这一个题目的时候会有很多人不理解,但是如果看完这篇文章以后,说不定大家会各有各的想法。其实早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文明就已经进入了商业社会。在当时,万事万物皆可为商。只要是人们或者是某一个个人需要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商业的形式获得发展盈利,而且也造成了很多商人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的基本局面。


这是人性使然,同时也是商业规律。在很长一段时期以内,资本都是以商业的形式进行的,更多的是在农业的基础生产力的情况下,运输,倒卖,转换,而并没有形成资本自身的生产力。到了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也有了自己的生产力,而利润就是这个生产力所造就的生产物资。

在工业革命以前,资本并不被人们看中,掌握资本的商人也被认为是社会的下等阶层。但是当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社会劳动生产率开始大幅提升,而资本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帮助雇佣工人,可以帮助买卖原材料,也可以购买器械机械,更可以用资本来换取知识产权。


似乎工业革命以后,所有的资源都与资本相挂钩,也都可以通过资本来兑换。整个国民经济也被资本绑架到了同一辆战车上。在初期,制造业之所以能够成为资本的青睐者,大规模的资本涌入制造业不是因为人们爱国,而是人们认为工业国家要绝对的社会竞争力,仅是因为拥有制造业的企业和个人可以拥有整个社会无法与之相比的高效生产力。

这就是利润的来源,也是资本在最开始亲睐制造业的根本原因。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不论是它的规模还是数量都上了另一个层级,边际收益在逐步缩窄,而资本被迫退出制造业而进入金融和互联网产业。因为这些价值洼地相比于制造业有更大的利润回报,而资本则是趋利避害的。


一提到资本,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拥有大资本的企业家资本家,如马云,马化腾,腾讯,阿里巴巴。这些固然是资本的代表,但是资本也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我们的年轻人不愿意进入制造业,愿意去当网红。在股票市场,我们不愿意买制造业的股票,因为它的收益太过缓慢,我们更希望找一些刺激性的寡头独角兽公司,在短期内希望自己的财富增值。

与其说是资本和资本代言人的选择,倒不如说是全民的选择,也是这个社会发展的选择。这种选择是没有办法禁止的,因为所有人都想要让自己的财富增值,都想要比以前挣更多的钱。而资本只不过是遵从了人的这种属性而已。为了能够重新振兴制造业,更多的人寻求引导资本。进入优质制造业。


但是说到根本上,人们要寻求的并不是吸引资本,而是吸引人。资本是掌握在人手中的。这个人也不仅仅是马云,马化腾这样的人,更是社会上很多拥有闲钱的普通大众。但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普通大众比马云和马化腾更追求利润,资本的代言人好歹还有自己的战略考量,他可以忍受自己的钱财在短期或者一定时期以内缩水。

普通人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那一点儿钱任何闪失的,他们更追求利益。整个社会必然是以利润高地为主,竞相争夺。服务业,制造业和金融业就是战场,只不过每一个阶层的人拥有不同的货币资本,在不同的层面和舞台上进行竞争,没有任何区别,更主要的是当今社会依然是现金货币进入社会流通。我们使用的支付宝使用了花呗,使用了微信转账支付。但是这一切的基础都是现金货币,只不过现金货币的表现形式放到了屏幕上,变成了数字。


没有人敢,而且国家也不允许这个数字可以脱离现金货币,银行依然是现金货币的中介,而现金货币的表现可以数字化,但并不是说数字可以成为货币。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资本人心追求利益而获得的结果。资本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流动,在1988年,我们的货币投放量大增。

基础货币投放量就意味着资本开始真正成为社会经济流动的血液和动力。所有人都希望货币能够加快流动,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不论是内循环也好,还是外循环也好,最害怕的不是循环的形式,而是是否循环。对于一个正常的国家而言,真正的货币循环,在社会范围内的流通循环通过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对客户进行支付,从而使现金流入社会。


但是如果当经济出问题的时候,商业银行对于货币流通方面的贡献和动力并不充足,会出现在商业银行内部内循环的特点,这种内循环也是有外人加入的,比如说房地产商,比如说贷款,但是这些终究要回流到商业银行在社会层面上的流通则会大为减少。货币和资本的再生能力也会大打折扣,也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货币投放量十分充足,甚至有些过火,但是经济依然陷入低迷的原因。

但是,如果货币的投放能力过强,货币的流通过快,又会导致社会上的热钱流动过多,使得这些社会热钱进入到打资本家的手中。从而使他们更有底气对一个行业和产业进行垄断,获取垄断利润,也使得金融的内循环不在银行发生,而在资本集团内部掌握的各个产业部门内发生。


这种资本的内循环会进一步扩张,形成寡头垄断,这种寡头垄断往往是跨行业,跨产业的金融资本垄断。会给国家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在经济环境恶化,增长疲软的时候,国家只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避免相比于这种内循环更可怕的经济后果。

另一个话题是现金货币的膨胀。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成分开始多元化,人民生活水平开始提高,其中不仅人们的工资和可支配收入,就是人们对于自己财产的增值,也会提到日程上来。为了能够增加自己的财富,很多人除了投资性消费以外,只有与银行有密切关系的存款。


其他的投资渠道市场体量都很小,而且风险较高。但是如果消费品价格的上涨预期和银行存款不保值不增值,那么人们就会选择放弃这两个比较稳妥保靠的投资行为,转而进入其他风险性较高的投资行业,这可以促使国民的投资方式发生改变,投资方式领域多元化,但这也创造了经济现金货币膨胀的可能性。

这导致了社会的热钱和投机性资本流动更为迅速,更为猛烈,而造成的是一个个还没有发展完善的行业迅速崩溃,导致民众血本无归。一切的社会后果都由个人承担,再加上相当一部分的高消费,都是由社会集团而非个人鼓吹起来的。带动个人消费能力的提升,但同时它对于社会贡献以及经济循环的帮助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从而必然导致了刷单做假账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仿佛也成为了很多行业的必修课。


对于个人创业来讲,现金货币的大量涌入和大量撤出也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信用链条的断裂与否,很多企业长期以来都是不挣钱的,尤其是那些非垄断领域,他们唯一能够赖以生存的就是保证自己的现金流安全,而一旦货币的大量涌入和大量撤出,必然导致大量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问题。

在消费市场上,小公司产品根本竞争不过那些初步具有垄断规模和垄断形态的大企业,导致生产结构和投资结构出现畸形,很多基础工业和农业被进一步压缩。除了当下的资本大佬养猪以外,他们也开始卖菜。他们所挤压的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而是曾经以此糊口的从业人员。

对于消费者来讲,在数年之内这是好事,因为卖的菜更便宜。当一个国家的基础农业生态和基础工业的生态被破坏以后,等待这个国家的只有垄断资本的绝对垄断。这些基础生态恰恰能够解决众多民众的生活收入以及生活来源。当然就像沙滩上遭遇海啸的人一样,比你更靠近沙滩的人最先被海浪淹没,但是一个普通人你难道就以此自鸣得意?海浪不会拍打在你的身上吗?


所有的一切成为现实以后,真正的社会通缩必然来临。到时无论货币怎样实行宽松政策,大家都没有真正的购买力,虽然垄断企业的生产从来不会出现问题,还会出现大量的社会剩余,但就是卖不出去,人口的相对需求因为收入的长期停止甚至减少而大打折扣。

经济必然紊乱,而强制驱动必然会造成房地产(未来是医疗教育养老)等一些领域的无序扩张。最终造成的也就是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消费价格增长飞快使得大部分人望而却步,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源。必需品消费也被垄断,陷入恶性循环,整个经济陷入滞胀,通货膨胀和收入减少,消费长期低迷,需求不振,而政府依然在大规模印钱,一切经济政策落得个无用的境地。


发布人:4913****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