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
民法典与我们息息相关,每个人从出生到去世都离不开民法。大到签订合同、成立公司,小到缴纳物业费、处理婚姻纠纷,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要能够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民法典的出台,让许多没有“定论”的案件,找到准确的裁判依据;让很多平时生活中颇具争议的“麻烦事”有了明确的“说法”。
中人退休金按新办法计算比老办法计算高,是不是差额越大越好?
民法典:的确如此,因为中人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以新老办法对比来计算,如果出现的差额越大,则补发的金额也越多。
众所周知,2014年我国开始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从2014年起就开始缴纳社会保险费,从免缴开始进入缴费时代,退休后的养老金和企业退休人员一样。
2014年以前参加工作,2014年以后办理退休手续的,称为中退休。在新老两套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为保证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不出现下降,为退休人员建立了10年的过渡期。过渡时期退休的人员,按新老办法对比计算退休金,如果是按老办法计算的退休金待遇偏高,则按老办法计算的退休金待遇偏高,如果是新办法计算的退休金待遇偏高,则按老办法计算的退休金待遇偏低。
在2014年至2024年的10年过渡期间,新办法增加了高出部分,第一年补发高出部分的10%,第二年补发20%,第三年补发30%,直至2024年9月30日全部补发到位,即按照高出部分的100%。这也使中间阶层的人能够顺利过渡,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大部分退休人员,在过渡时期所采用的养老金计算方法,绝大多数地区在新老办法的计算方法上差异不大,有些地区新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待遇也会有较大差距。
在10年过渡期结束后,不再用新旧办法合并的方式来计算养老金待遇,统一采用新办法的方式这也与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计算方式相一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双轨制,实行单轨制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实行同轨制。
计算方法可以看出,养老保险待遇与社平工资、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有很大关系。若您在工作中享受到较高的工资和职务待遇,那么想必缴费基数也会有所提高,且工龄较长,实际缴费年限也较长,那么最后得到的养老金待遇也会较高。
事实上,这也说明了,我们在工作的时候缴费基数较高,工作岗位越多,工龄越长,直接影响到我们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提醒现阶段参保人员,尽量提高自己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
在计算退休人员养老金时,养老金差距越大,计发的绝对值也就越高,到过渡时期结束时,差距越大,表示养老金的绝对值也就越高。差距越大,表示兑现后的待遇也越高。
这部《民法典》中的内容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结婚生子,还是邻里纠纷,亦或者签订合同吗,开设公司,借钱还钱等等,都能够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条款。
最新版的《民法典》实施之后,我们只通过这一步法典就可以了解自己的权利,保障自己的权益。一部《民法典》在手,我们就能轻松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建议大家人手一套《民法典》+《法律常识一本全》,原价99元,现在只要69元,买一本送一本。一场电影的钱,就可以把这部能保护自己的法典搬回家,还有更多的优惠套餐等你选择。有事没事随时翻阅。了解一下《民法典》当中的一些法律小知识,知法懂法守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在生活当中都会用得到。
点击下方横条,下单购买,正版书籍即可包邮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