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来到养老院为我提供法律援助。”日前,在石家庄市桥西区的一个老年公寓里,一位因脑血栓失能的老人激动地对石家庄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这样说。
这位老人由于经济困难已经拖欠了老年公寓许久的费用,老人表示希望通过司法程序解决该纠纷。石家庄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到老人的求助消息后,立即开启绿色通道,指派工作人员到老人所在的老年公寓提供法律援助,当场完成法律援助受理、审批,并就案件情况进行研判,指派办理赡养案件经验丰富的援助律师承办。
这是石家庄市法律援助中心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的一次上门法律援助。在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中,石家庄市法律援助中心号召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援助律师走进养老院,开展送温暖活动。
活动中,鹿泉区援助律师以文艺节目的形式,对老人们进行了通俗易懂的慰问演出,节目有曲艺、戏曲、歌曲等,形式新颖、知识性强,老人们深受教育,现场解疑答惑宣传法律知识,为部分老人解决了现实涉法问题。栾城区法律援助中心承诺对高龄、患病、失能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对请求抚恤金、救济金、赡养费、抚养费的老年人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对高龄、“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失能半失能、空巢、享受低保待遇、特困供养待遇,以及有特殊困难的老人,免予经济困难审查。元氏县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了帮扶小组,对需要帮助的老人进行长期帮扶,确保每位老人都有人管,有人帮。井陉县组织法律服务队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慰问品,分发民法典宣传漫画册、法律知识宣传单等资料。律师们用通俗的语言为老人们讲解了《民法典》中有关婚姻家庭、继承、赡养和遗嘱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来,石家庄全市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共走进30家养老院,发放宣传品11309份,解答法律咨询982人次,办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05件,调解纠纷568件。
(燕都融媒体记者蔡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