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柠一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直在不断完善,人们对于社保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不仅是老年人,现在很多刚步入社会找工作的年轻人,都会自觉地偏向能提供社保的工作单位。
在社保中,人们最重视的两项就是养老以及医疗。我国的养老金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16连涨,由此也可以看出,国家对养老问题是非常重视的。
以前我们常说“养儿防老”,但从今天的形势看,这一说法有它的不确定性,因此,想要过上比较舒适的老年生活,手里有存款,每月有养老金才是“王道”。
我们都知道,想要领取养老金,就需要提前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由于地区不同,在缴纳保险时所需上缴的金额也是不同的,退休后所发放的养老金也有所差别。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企业人员的人均退休金为3586元。
可以对比一下自己领导手里的退休金,是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最近也有一个机构对国内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做了一项调查,并把他们的年退休金收入进行分级,共划分了10个等级,这一数据出来后,引起了许多网友的热议。
根据数据显示,最高等级的养老金年收入为100万人民币,最低等级的养老金一年仅不到5000元。在社会上,退休后一年能拿到100万养老金的人可以说少之又少,能达到第四等级,也就是年入30万,那在养老方面可以说没有一点压力。
在统计中,社会上大多退休人员的年养老金收入为4-8级,也就是1万-30万之间,年退休金达不到1万的人,生活可能会有压力。
我国因地区发展不同,消费能力也是有所差别的,对于年入3万退休金的老人,在三线地区的县城中,肯定能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但要是把这个金额给到一线城市的退休老人,一年3万元,可能只够维持基本的温饱以及穿衣。
尽管养老金已经进行多次上调,但还是有不少人都反应钱不够花。那这些人的养老金都花到哪里了呢?
1. 补贴孩子
像在美国地区,大多孩子到了18岁,以后的生活开销都他们自己承担。但中国家庭则不然,父母对孩子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他们如果有能力的话,会一直为孩子提供帮助。子女结婚、买房等很多钱都是父母提供的。
在有了孙子或外孙后,老人们又会主动花钱照顾孙子。据统计,有很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是花在了自己的子女以及孙子、孙女身上,花在自己身上的钱很少。
2. 医疗健康费用
当人年纪大了之后,身体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除了一些突发疾病,慢性病非常常见。虽然我国的医疗保险对看病住院以及买药的费用都会进行报销,但报销外还是有一笔资金流出的。
再加上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这都是不小的花销。这些看病的钱,大多都是老人自己承担费用。
这两种花销占据了老人总花销的很大一部分,再加上其他吃穿住行,一个月的养老金也剩不下多少。采取不同的养老方式,所花费的金额也是有所不同的,我国的养老方式有很多,大体把它们分为了三种:
1. 家庭养老模式
这种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养老方式,也就是子女照顾父母。在老人的配偶去世后,不少子女都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照顾,这样可以更方便地对老人进行照顾,如果发生什么意外情况,子女能及时知晓。
在子女家居住的老人,花销会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是花费非常少,要么是花费非常多。有的子女会把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不用老人操一点心,还把老人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使得老人没有需要花钱的地方。另一种就是孩子比较忙,家里买菜做饭等事情都是由老人自己完成。
2. 单位养老模式
这种养老方式相对比较新颖,也被人们“抱团养老”。老人在年纪大后,都想着能和自己比较熟悉的人居住在一起,但由于孩子太忙,不能花出很长时间陪父母,于是就公司里一些比较熟悉的老朋友在一起养老。
这些人在一起养老既能互相关照,有共同的话题,又能减轻孩子的压力,是一种非常好的养老方式。
但这种养老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那就是随着退休人员年纪的不断增长或者是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就要自动退出这种养老模式,因为单位不能担这么大的风险。
3. 机构养老模式
这种养老模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养老院,机构养老模式是养老院的概念。有专人为老人进行生活照料,极大地减轻了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但在选择这种模式时一定要谨慎,实地参考,避免养老院存在设施落后、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
不论在退休后选择哪种方式进行养老,在工作时社保一定要按时缴纳,手里留有积蓄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中国老话说得好“手里有粮心不慌”。
本文系西红柿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