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养老的话题成为人们饭后的“载体”。众所周知,我国目前主要以社会保障养老金和家庭养老金两种养老方式流行。家庭年金是指老人在没有退休金和其他经济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依靠子女的救济度过晚年。
社会保障养老金一般是指退休职工可以享受养老金福利,每月依靠养老金解决温饱和生活问题。但是,在老龄化水平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我国老年抚养费也在逐渐增加。
百度百科称,老年抚养费是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率,是从经济角度对人口老龄化做出反应的指标之一。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老人扶养费只有8%,但截至2018年,我国的老人人口扶养系数达到了17%左右。这意味着每100名劳动人口要负担17名老人。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老人扶养费只有8%,但截至2018年,我国的老人人口扶养系数达到了17%左右。这意味着每100名劳动人口要负担17名老人。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毫无疑问,在老年抚养比增幅“猛”的背景下,年轻人需要承担更重的养老压力。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将达到3.7亿人,老人抚养费或110%左右。因此,在担心面临这种局面的情况下,我国多次调整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养老、养老”。
众所周知,2020年我国基本养老金已经实现16连胜,对“推迟退休”的提议也已经“拍摄”,决定采取措施逐步推迟退休年龄。对于退休工人,养老金上调明显是1大利好,但对于5%的上调幅度,很多人都有“未充分利用”,因此,基本养老金涨幅往往认为8%至10%最合适。也就是说,涨幅越高,退休劳动者得到的养老金也越多!
对于目前的养老金退休制度,专家们指出了两个问题。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太高,很多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实际上无法缴纳。因此,养老保险保障体系没有普及。养老金的支付受到压力。
年轻人放弃缴纳社会保障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退休者的养老金涨幅高于在职工资,很多退休者的养老金高于实际上班工资。显然,这两个大问题比较明显,容易发生其他问题。此外,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社会保障体系不能长期维持,必须通过一定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合理化和亲民化。
大家都知道,企业事业单位养老金已经合并,实行同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是现实中,养老金待遇的二线制问题仍然存在,很多事业单位退休的职工养老金水平远远高于企业退休者。
而且,在基础养老金提高同等5%水平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将扩大!因此,专家建议,基础养老金的增加应该是“等级调整”计划,即养老金水平高的调整幅度低。养老金水平低的调整幅度有点高。例如,设定养老金水平达到5000元/月时不再调整的“上限”。
对于这种提议,很多企业退休者纷纷表示赞成!实际上,北京2020年实行了与养老金水平直接相关的调整制度,如“作者高调、意愿低迷”,使养老金领取水平较低的退休工人增加了很多基础养老金,以保障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