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我们常常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那些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有效陪伴和关爱,甚至有些孩子跟随老人生活缺吃少穿,让人忍不住心生怜悯和心酸。然而,还有另一个群体同样需要我们的关注:那就是需要被赡养的老人。尤其是一些农村老人,他们的生活如何被照顾更值得我们关注(此文为作者看到的一些真实现状作为依据,浅析行为背后的一些利弊,仅供参考)。
农村新型养老“轮月养老”,儿女按月赡养
上了年纪的老人养老成为最大的问题,一个孩子的老人这种类型今天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因为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是必要的责任和义务,也不存在“轮月”这一说法。今天我们主要讨论多子女的老人如何赡养。
林奶奶今年68岁,老伴今年73岁,两个老人身体并不是特别好,年轻时农忙种地干活累的多了,年纪大了各种毛病就找上门。老两口一共生了4个孩子,2个女儿2个儿子,女儿嫁到隔壁村,儿子盖的房子就在自己跟前,总的来说4个孩子还算离得近。
因为老两口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儿女为了尽孝就商量老两口每家轮月住,4个子女轮月照顾,这样既公平又方便,大家都没什么意见。
原本就这么持续下去的事情在操作半年后老两口不愿意了,坚持要住在自己家或者换个方法。
为什么老两口坚持不“轮月”被照顾了?原来,每个月刚住习惯又要换地方,每个月就像把自己交接出去一样特别让人心烦,儿女也很忙,谁照顾的多一点了也会有各种意见,这让老两口不但没感到幸福反而很糟心。
“轮月养老”存在哪些问题?
轮月养老“按照道理说是公平的方式,儿女都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对老人进行照顾,老人也能够和儿女们共同生活享受天伦之乐。看似天衣无缝的赡养方式其实也会存在很多的弊端和问题。主要有这几方面:
1、老人来回轮换折腾人
年纪大的老人身体素质差,生活节奏慢,他们一般更喜欢清净简单规律的生活方式。老人念旧,习惯性地喜欢在熟悉的地方生活,这会让他们感到身心放松。
“轮月”赡养的模式会在固定的时间让老人来回搬家折腾,并且每个儿女的生活方式一定会存在差异,老人刚刚熟悉起来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又会被打破,生活节奏被打乱,最终会导致老人身体节奏被打乱,生活的质量会大大降低。
2、儿女之间会产生嫌隙
我为老人做得多,你为老人做得少,子女之间会因为为老人奉献的多少而斤斤计较,从而产生嫌隙。尤其是每次轮换的交替期,倘若遇到子女都在上班或者很忙的情况,会出现照顾不周或者推诿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会让老人内心受到很大的打击,让老人感到失落,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子女的累赘或者负担,从而生活的并不幸福。
赡养老人最需要的是儿女的真心
在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不论做什么,孝顺老人首先摆在第一位,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赡养老人都是十分重视的。
其实,从老人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内心需求很简单,不论是子女对自己做出的任何小细节和关心都能够暖化父母的心,让他们感到生活的幸福。物质层面只是次要,只要吃饱穿暖足矣,长期的耐心陪伴和照顾,给予他们一定的心理满足即可。
从子女的角度来看,赡养老人本身就是一种义务,只是赡养的方式不同而已。当你觉得与老人同住更好的时候你随时可以把老人接过来同住照顾;而当你更喜欢双方有自己的空间的时候你也完全可以让老人单独生活,例如可以给老人找一个好的看护或者好一点的养老中心,让他们平时有人悉心照顾,自己多去看看老人,给老人做做饭,陪老人养养花等等。
赡养的方式有很多种,每个家庭适应的方式都会有所不同,但别忘记赡养最需要的就是儿女的真心,用你的真心去照顾老人,遵从老人的本心和意愿,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生活和颐养天年,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今日话题:你赞同“轮月赡养”吗?你觉得怎样赡养才是好的?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是@七悦妈,关注我和我一起轻松聊育儿!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