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要求儿子儿媳支付“带孙费”28.8万元,法院:支持!
2002年,55岁的彭慧兰总算是抱上了孙女,但是由于儿子儿媳都忙于工作,从孙女出生的第一天起,奶奶便负责照顾起孙女的衣食起居,这一照顾就是十年。
2012年,儿子儿媳提出不再跟父母一起居住,但是却把孩子留给了父母照料,而且并不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用,一切都是由彭慧兰和老伴自掏腰包。直到2017年6月,彭慧兰的老伴病重,她无力再照顾孙女,才让儿子、儿媳将孙女接走照顾。过了一年多,儿子儿媳选择了诉讼离婚,而法官在调解过程中,尚未成年的孙女表示希望跟着母亲生活。
看到孙女坚定地选择了儿媳,彭慧兰的心凉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彭慧兰竟向法院递交了一份起诉状:要求儿子儿媳支付16年来的抚养费28.8万元。
法院综合考虑老人照顾孙女的时间、精力和开销,最终酌定孩子父母应支付老人10万元的“带孙费”。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年轻人习惯性“甩包袱”的现象
正在多个家庭中上演,
子女乐在其中,老人却有苦难言,
被迫担起了带孩子的责任。
没空儿带娃不是“啃老”的理由!
帮子女带孩子是许多中国父母默认的义务,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2岁半以下的儿童中,主要由祖辈照顾的比例达到60%-70%,3岁以上占40%,老人成为带孩子“主力军”。只是出于慈爱之情的照看,未必能换来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恐怕也有许多劳苦和辛酸。此外,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以后,许多老人还不得不在高龄之下“重操旧业”,有的背井离乡到子女处帮忙带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漂”。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人,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半月谈
“啃老”现象的背后,
不仅体现出关于两代人相处模式的困惑,
也反映了三方面问题。
一是老年人养老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老人需要儿女的照顾是实际情况,我们国家劳动力紧张,通过社会化的养老可以减轻老人在养老方面对子女的依赖。二是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越来越重要,单纯的物质层面的“养老”对他们来说是不够的,他们需要子女给予精神层面的慰藉。三是子女对老人的支持也存在依赖和期待。“啃老”现象的根源在家庭,改变“啃老”现象需要各方合力。在家庭层面上,除了子女需要心怀感激外,父母更要加强孩子的挫折教育,并敢于将自己与子女的生活划分开。除了家庭因素外,解决“啃老”问题也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黑龙江日报
虽然多数老人是基于亲情自愿
为孙子女在生活开销、教育投资、
医疗费用等方面花费支出。
但其间若因某些矛盾起诉索要,
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支持!
我国《民法典》第二章第二节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带孙义务,
老年人带孙是情分,不是本分!
子女不应给老人套上精神枷锁!
对于年轻人来说,
确实要看到父母为抚养孙辈所付出的辛劳,
但不能认为父母的付出就是天经地义。
父母不会跟自己的子女诉说带孙的劳累,
但是做子女的应该意识到,
并且多承担一些育儿责任!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素材
编辑:姜玉函
责任编辑:李杨诗宇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