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未来的养老生活有非常大的挑战。长寿风险、社保养老金亏空及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有通胀风险、利率风险、投资风险。退休生活有诸多的挑战,那我们应该如何规划我们的退休养老金呢?
1. 我们会活多久?
2. 退休面临的三大风险
3. 退休后会花多少钱?
4. 个人如何准备养老金
1.我们会活多久?
对于未来走入长寿时代,还有人保持质疑吗?我们的邻国韩国和日本,参加社会劳动的白发老人到处可见,我们也即将步入老龄化、长寿时代。
在2030年,超过60岁的老人占人口的23.8%,2050年,也就是90后开始养老的时候,60对以上老人达到32.8%,也就是每三个人就有一个老年人。
2. 长寿风险
长寿是存在风险的。
长寿风险一词,为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在2006年8月针对老龄化提出的《金融创新报告》中定义:“活的太老,储蓄太少,退休太早,花的太快”。
如果正常大学毕业后开始工作,从25岁开始收入有结余,工作到60岁,差不多要工作420个月。60岁开始退休生活,假设平均寿命85岁,花钱的时间有25年,一共300个月,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用420个月的工作收入,不仅支付平常的生活支出,还要留下一部分考虑退休后的支出。过去人均寿命短的时候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但是,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的寿命越来越长。长寿风险将成为每一个人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整个社会人均寿命的延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寿同时伴随着少子化现象。任泽平老师在《中国生育报告2019》中提出,低生育率的影响是劳动力萎缩,老龄化加速,人口即将见顶,人口红利消失。
3. 养老金缺口
因为我们的养老金制度是现付现结制度,也就是现在交养老金的劳动人口去养退休的老人,未来出生率下降,可以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老人不仅比例越来越多,寿命越来越长,那由谁来养活老人?
养老金制度是基本的民生保障制度,老龄化和少子化会让国家财政面临大的挑战,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未来可以领取多少养老金以及领取的养老金是否可以保证品质生活,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老年后的幸福生活是靠国家还是靠自己?
我觉得活下来可以靠国家,活得好还是要靠自己。
如果我们打算靠自己解决未来的品质,养老生活,突然会面临一个风险。那就是市场风险。
4. 市场风险
投资风险
市场风险包含投资风险,通胀风险和利率风险。投资风险的意思是,我们有多少人可以通过个人的投资来保证资产的稳定增值?而且在漫长的几十年的投资过程中,保证本金不损失?因为养老金是不能有损失的,对老年人的养老金,本金的损失意味着噩梦,因为他们不再有赚取收入的能力。
通胀风险
通胀的意思是养老金的购买能力因为通胀的存在而遭受侵蚀,比如现在的100块钱可以买三斤猪肉,10年之后可能只买两斤猪肉。养老金总量不变的情况下10年之后餐桌上的猪肉每个月就少了一斤,这是因为通胀的存在,想想都好忧伤。
任泽平老师在《货币超发与资产价格》中指出,过去40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是15%。从1998年到2017年年末,增长了16倍。
但是我们的生活成本的增长,没有M2的增速那么高。因为过去房地产成为了货币最大的蓄水池。
所以我们养老金的通货膨胀不能只看M2,还是要参考CPI。也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从2008年到2020年CPI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32%。(数据来源:乌龟量化)
如果我们的投资回报率可以超过CPI,我们在食品、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上的消费基本是可以跑赢通胀的。
利率风险
大家可以从这张图中看出,过去20多年,利率从9.18%降到了现在的1.5%。保险公司预定利率也从8.8%降到了3.5%。利率基本一直在下降,而我们当下经济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利率下行的压力,关于这部分下次再详细说。
现在的预定利率是可以跑过通胀的,所以关键在于锁定现行的利率,如果现在不去锁定利率,未来会付出非常大的资金成本,而大多数人的积累财富的速度,可能没有降息的速度快。
5. 老了会花多少钱?
简单来说,未来的养老费用,退休后的费用由三笔费用来组成,第一笔是包含吃和住的基本生活费用。
养老生活住在哪里?是住在自己家里,还是去养老社区?这两种养老方式所需要的费用差别很大。目前养老社区的费用根据城市的不同收取的费用也不同。
在北京基本是一个月超过一万块,而且供应非常有限,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住进社区养老院。大部分人还是要选择居家养老。不管是社区养老院还是居家养老,都面临着一个未来长期卧床或者是护理的费用。
也就是我们在健康方面的支出可能是医疗费用,可能是保健品费用,也可能是护理费用。这是养老生活的第二笔费用。
第三笔费用就是,虽然我们退休了,但是身体还很健康,我们还有很多人生愿望没有实现。有些人来说可能是环球世界,对有些人来说是种些花、剪剪草。还有一些人可能是培养一些过去没有时间培养的兴趣。
不管目标是什么,愿望是什么,都是需要钱来支撑的。那这笔费用是多少,我们也可以算出来。养老的费用简单来说就是上面的三笔费用。
第一笔是基本的吃和住的费用,第二笔是健康费用的支出,包含长期护理费用。第三笔费用是我们实现人生梦想的费用。每个人都可以大概算一算这笔费用需要多少。
最后我们要计算一下自己应该存多少?能存多少?最终通过这笔养老金来实现我们确定的养老生活。
6. 个人如何准备养老金?
如何解决未来养老金的?世界银行提出的养老三支柱,由社保养老金、企业年金以及商业养老金共同承担养老的风险。
社保养老金未来是不确定的,企业老金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所以个人的商业老金要起到很大的作用。
大多数人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本金不多,而现在的预定利率3.5%感觉太低,那怎么办呢?
那只有一个办法,还要学习投资和理财,这将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功课。
退休规划黄金法则
养老金的规划有一个黄金法则:安全第一,以终为始,永续规划。
安全第一就不用说了,什么是以终为始?我们要先确定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养老生活,在考虑需要多少钱,我们确保我们想要的生活都可以实现。先考虑终点,然后我们再考虑为了达到这个终点,现在要做什么?
永续规划的意思是,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法则推算出我们的平均寿命,但是我们真正能活到几岁是不确定的。所以养老金最好是可以领取一辈子,而不是领到某一年。
以上是养老金规划的黄金法则。
上面讲到了养老金规划的市场风险有投资风险、通胀风险、利率风险。
投资风险是必须要避开的,而通胀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利率又是下行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锁定现在的利率,幸运的是,我们现行的预定利率是可以跑过通胀的。
但是还有很多人想获取更高的收益,可能是因为养老缺口太大,或者风险偏好本身就很高。所以他希望可以有更高的收益。
我们大家都知道高回报是伴随着风险,风险的含义是不确定的,有损失本金的风险,那如何用更科学的方法去管理风险,同时获取更多的收益呢?
那就需要靠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您愿意冒多大的风险去获取更高的收益呢?特别是养老金账户。假设未来想有个一个月一万块钱的现金流。我们能接受的是一千块,两千块还是三千块的损失?如果告诉我少了三千块我也可以实现基本的生活,我愿意拿三千块的未来现金流去赌一把,我们可以把30%的资金安排到风险投资中。
如果这30%的资金保持超过3.5%的收益,可以提升整体养老金的收益,如果30%的资金亏损了,我们还有70%的养老金,保证我们基本的生活。
那为何不把100%的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呢?因为有再好的投资能力,未来的金融危机或者是黑天鹅事件,可能让我们的本金遭受严重的损失,而养老金是经不起大比例的损失的。
我们不能让风险主宰我们,而是要去管理风险,但是风险账户的投资收益是一个波动、不稳定的,这跟每个人付出的精力以及所具备的金融知识以及就未来长期实践有关联。
如果您有足够的资金,就不需要去在这上面花精力,而锁定现在的3.5%预定利率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养老金不够,或者你想获得更高的收益去搏一下,那可以用这种资产配置的逻辑。
具体配置哪些资产,我们下次再聊。
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巴菲特说是守住本金。
专款专用
因为养老金的规划是一个超长期的规划,而且退休后这笔钱也是不可以挪用的,一定要做到专款专用。
所以我们最好设定一个单独的账户来规划养老金,不要跟其他的资金混同起来,同时这个账户最好具备强制储蓄的功能,防止人性的贪婪和即时满足,让我们的养老金规划无法达成。
及早准备
最后,养老规划重要的是及早准备,如果现在不准备未来也是要准备的,因为变老是必然发生的,老了之后花钱也是无法避免的。确定发生的事情早准备比晚准备好,早准备比晚准备压力,早早准备比晚准备成本低。
7. 总结
整个逻辑就是未来的退休生活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就是长寿。长寿意味着我们未来会花很多钱,所以要提前准备足够的钱。
第二个就是社保养老金亏空。因为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老年人比例越来越多,而年轻人越来越少。社保养老金是社会的基本保障制度,基本保障制度不会消失,但是无法再给所有人提供品质养老生活了。
总结起来我们会活很久,需要花很多钱,养老金又有亏空,所以我们要自己准备,那自己准备养老金同样会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市场的风险。
市场风险有三种,第一个是投资的风险;第二是通胀的风险;第三是利率的风险。
通胀的风险我们很难解决,也不是我们个人可以解决的问题。利率的风险指的是利率下行,如果本金足够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锁定现行的利率来应对未来的养老金通胀问题,如本金不足情况下还想获得更高的收益,我们就需要用养老金来投资,而解决投资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资产的配置,不管是什么样的配置我们都躲不开损失本金的风险,所以要控制好风险账户的比例。
以上是养老规划的整体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我们可以稳妥安排一生的养老规划,让我们的养老生活不缺钱、有品质、有尊严。
—RFC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
—ChRP认证养老规划师
—IDA国际龙奖荣誉获得者
—IQA国际品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