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有30万存款不必考虑买社保是否划算的问题,社保是一份基础的保障,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完全可以做到既买社保,又有存款养老。
1. 社保的功能存款无法替代
社保的作用可能现在还体会不到,但是如果碰到事情了就会体会得很深刻。
一是自己活得足够长。根据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我们退休时候的基础养老金,是跟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挂钩的。那随着通货膨胀,养老金是会随着物价而调整的。20年前,我们的平均工资是每月700多元,而现在有些城市已经达到了8000元以上,所以,社保可以在我们活到足够长的时候,给自己一份生活的保障。
二是遭遇了疾病。38岁仍在青壮年,可能没有体会过生病带来的负担。虽然社保并不能完全应对医药的支出,但是可以作为一份基础的保障,减轻经济的负担,没有医保的情况下,这30万可能根本无法应对疾病,更没有办法储蓄到以后养老了。
所以,定期存款不能替代社保,该买的还是要买。
2. 交社保和储蓄并不矛盾
在有30万储蓄金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既缴纳社保,又完成财富增值的目标。
我们假设当地的平均工资是6000元,那么按照60%来计算缴纳的社保,也就是700多元,一年是8000多元。
而我们有30万元存款,不一定就要存定期。可以选择进行一个组合,留3-6个月的生活费作为日常开销, 40%的资金,用来取得固定的收益,还有30%的资金,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通过资产的配置和组合,我们可以将年化收益进一步提高,如果可以达到6%-8%,那么每年将其中的一部分用来缴纳社保,剩下的钱仍然可以用于储蓄。到了65岁退休的时候,社保已经配置齐全了,资产的增值也实现了。
3. 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当然,对于我们养老来说,仅仅缴纳社保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配置好其他的各类保险,以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险;也可以趁着现在年富力强,更多地进行原始资金的积累;同时量入为出,不进行过度的消费。
总的来说,我们缴纳社保和实现财富的增值之间并不矛盾,反而是给我们自己多一分保障,来应对养老和医疗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资产进行配置,提高收益率,来实现双重的保障。同时,也要考虑好其他的保险配置,以及通过收支平衡实现更多的财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