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等老了以后,可以过上高质量的老年生活。一些比较开明的老人,都靠着自己年轻时候的财富积累,过着自由自在的晚年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的确还有不少老人过得并不幸福,子女不孝顺,生活质量差,总体来说晚年生活过得比较凄凉。
晚年过得凄凉的老人,多半有这仨特征,还真怨不上儿女不孝顺。
把自己晚年生活完全寄托于孩子的老人,往往不一定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养儿防老不一定能得到验证,因此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比较凄凉,更多的原因与自身有关,并不能全赖于儿女不孝顺。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老人用道德的压制子女,有这样的一位老奶奶,将自己孩子的视频传到网上,视频里指责孩子没有孝心,以前孩子有什么要求都满足他,没想到最后却抛弃辛辛苦苦养育孩子的年迈老母亲。
老太太泪水横流的指责,得到不少人的同情,甚至有记者专门对这位老奶奶和她孩子的情况,进行了采访。从采访结果得知这件事情的缘由,原来老奶奶的儿子不理睬老人,是因为老太太已经满足不了他儿子的要求,因为老太太对他的儿子从小就非常的溺爱,当父母满足不了他的要求时,他就不理父母。
老奶奶的儿子所作所为是错的,但老奶老奶奶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对的,因此双方都要承担对应的责任。像这位老奶奶这样的情况,其实有好多,为孩子付出很多,到老了却不被子女孝顺,终究原因还是在自己身上。
晚年生活过得不如意的老人,都有以下几种特征
1、为人自私自利
有些人长辈作为父母,对孩子一直都非常的强势,很多时候虽然也以为孩子好作为借口,实则还是以自己的利益出发,恨不得全家人都围着自己转,这样自私自利的老人,简直是儿女的噩梦,因此作为子女会直接或者间接地想要摆脱这样的父母。
强势的父母,总是用自己的想法来为孩子做打算,他们有自己的私心,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在老家有一个亲戚,她的孩子想当老师,可是她认为考公务员更体面,你是要求他儿子去考公务员,而且结婚对象也是她给儿子找的。但是他的儿子不喜欢,最后因为父母强势要求,也只能跟那个女生结婚,最后因为感情不和闹得离婚,她儿子也最终离开了家乡,独自去城市生活。
2、性格暴躁,蛮不讲理
有些做父母的情绪比较暴躁,年纪大了一人脾气不改,这对子女来说是成长的噩梦,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心理伤害。因此子女长大后便不愿意跟父母来往,想过自己清静的生活。
以前楼下邻居有一位老太太,经常听到她在家里骂孩子,只要一不符合她的意见,就对着孩子们破口大骂,学习成绩不好或者不听她的话,都是找骂的理由。等孩子大了,又开始嫌弃孩子的工作不好,挣不了多少钱,因此子女们都非常害怕这样的长辈,都不跟这位老太太住在一起。
3、不存养老金,完全依仗子女
有养老意识的老人,他们并不会说等到晚年生活,要完全依靠孩子们,他们懂得在年轻的时候,就规划好自己的养老金,避免自己的晚年生活,给子女们带来经济负担。有养老金支撑自己的老年生活,自己的心理压力也会那么大,生活也能更惬意。
但也有老年人觉得子女就是“养儿防老”的体现,如果自己老了,孩子们不抚养父母就是不孝,就像是“道德绑架”让子女倍感抚养压力,如果子女的家庭情况不太乐观,加上抚养父母,经济压力更大,到最后只会得到子女的抱怨。
总结:
这世上没有不为孩子好的父母,他们的初心都是一样的,就是教育好孩子。只是很多父母有时候意识不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导致一路错下去误导孩子,最后反而把责任推在孩子身上。
想要将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子,那作为父母的先要做好榜样,教会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也要教会孩子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尊重他人才是尊重自己,这样当自己老了,孩子才会尊重父母、善待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