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离离
01
陈家老太今年85岁了,膝下有4个子女,一女三男。
老三老四都还在上班,年纪也差不多60了。
人都说“多子多福”。
但陈老太没有感觉自己有多幸福,反倒是心塞不已。
本来听不怎么灵清的陈老太很少管几个子女的事情,但子女以及儿媳们做的一些事让她很是伤心。
比如说给她养老这个事情。
她不想请护工保姆,也不想去敬老院。
陈老太太的意思是想把现在的房子卖了,然后去离女儿近的地方租房养老,主要由女儿来照顾自己。
其他人都同意,唯独老三有意见。
老三给出的理由是:1,谁愿意把房子租给一个85岁的老人?2,百年之后的后事哪里办?总不可能在出租屋,房东也不愿意啊。
这些担心不无道理。
那么好,那就轮流养,但是老三老四还在上班,没法天天来照顾,且老太太又不愿意请保姆啥的,只能是亲儿子来照顾了。
那么有人就提出这么个方案,老三老四卖班给老大老二,也就是说轮到老三老四照顾的时候,两个人花钱请老大老二来照顾。
那老三不乐意了,因为他一个月才三四千块钱,不合算,还不如自己辞职了来照顾老母亲。
其他几个人不愿意照顾,老三就想着自己一个人照顾,其他兄弟姐姐把钱给他。
但这个方案也不行。
此前老太太明确要把房子给老大,那么其他几个子女就说由老大一个人照顾好了,谁照顾谁得房。
但老大认为,即便是自己照顾,拿到房子,其他兄弟姐妹也要每个月支付一定的费用给他。
老四就不愿意了,为啥,因为一直以来,老大得到父母的力气最多。
当年不管是办养兔厂,开饭店还是开录像厅,父母都尽心尽力地帮忙,没有工资,甚至还倒贴饭钱。
老四认为,现在老大独自赡养老母亲是在还债,哪里还好意思让其他几个姐弟出钱?更何况母亲百年后老大能落下一套房。
要知道杭州一套房,价值可不低。
但老大不同意。
讨论了好久,双方都没有一个确切可执行的方案,一直僵持着。
02
兄弟姐妹之间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矛盾纠纷,包括跟老母亲陈老太太也不少的误会和心结。
大家都在说自己付出了多少,尤其是老三老四,如数家珍一般。
其中,老大是收益最大,付出相对少的那个。
这也是为啥老三老四对老大很有不满。
虽然说这段时间来都是老大在照顾,但老大一直认为这段自己独自照顾父母的期间,其他人需要“表示一下”。
而且,虽然老大照顾了父母,但很不尽心,父亲曾经向老大下跪,求他不要来了。
但陈老太太对老三老四反而都不怎么待见,这是为啥呢?
老三一直对老太太付出较多,忙前忙后的她也是看在眼里的,但三儿媳不待见老太太,门都不让她进,嫌她脏。
老四呢,是因为老太太怀疑老头在医院跟护工好上了,还生了个私生子,但老四帮着老爸说话,认为此事子虚乌有。
这才导致陈老太对老四很多意见。
另外,对于陈老太,其他子女对她也有怨气。
他们的老父亲有心脏病,一次发病的时候几个子女都想送医院治疗,被老太太拦下了。
而且老太太还说:早点死,好处理房产。
之狠心,之决绝,让子女们很不解,如果不是被阻止送医,老父亲可能还能多活两年。
也可能是因为怀疑老头子在外有私生子,老太太才有如此行径。
03
好了,回归养老问题上。
几个子女依旧没有达成一致。
一伙人在老太太面前,吵吵嚷嚷,也没个头绪。
大家心里揣着小九九,谁也不肯多吃一点亏。
当提出从现在开始每人照顾老母亲半年,老大不同意了,老大认为要把自己之前照顾老母亲的时间算上。
但提到算之前的照顾时间,其他几个又不愿意了,既然大哥要这么算,那么就把几年前的帐一起算个明白。
但这怎么算得清呢?最后连老太太也看不下去了。
她一直念叨着:我想不通,实在想不通。
想不通为什么到最后没有子女愿意养老,还有一件事,上次老爷子去世了,老太太自己选了个墓地。
几个子女嫌太贵,悄悄给退了,买了个便宜的。
这事一直瞒着老太太,这点让她非常不满。
还有,曾经老头子住院,几个子女也是没照顾几天就喊累,吃不消,执意要请护工,这点又让老太太不满意了。
总而言之,这其中所有的当事人,都彼此都是满腔的怨怼。
至亲之情,在利益的面前,早已被消融殆尽。
最后老太直接说:我把房子捐了,这样谁都不怪了。
子女有错,那毋庸置疑。
不过客观地讲,老太太个性也比较固执,还是老一套的思想。
如今子女大的也有六七十岁了,小一点的也将近60了,年纪都不小了,身体稍微差点儿的连自己都照顾不了。
更别说照顾老父亲老母亲了。
这个时候请护工是最优方案,但老太太认为只有子女在身旁照顾才算尽孝。
所以说,这家务事各有道理,可如果互相不让步,可能连最后一点体面都将失去了。
来源:知不为 ,更多优质内容请关注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