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定调了!中央一号文件下发,村级医疗迎来大转变
2021-02-23 14:23  浏览:52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1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图片截自中国政府网

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第4部分“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十七条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其中多个要点涉及健康医疗领域。具体包括:

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

《意见》称,要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采取派驻、巡诊等方式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因此,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主导地位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衡,农村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

这些年来,各地方都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村医队伍执业化。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曾下发了《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其文件的总体目标就是:到2020年,各省(区、市)建立健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适应的乡村医生教育培训制度,建立一支以中职(中专)及以上学历、执业(助理)医师为主体、整体素质基本满足村级卫生服务需求的合格乡村医生队伍。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力争所有乡村医生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执业医师资格。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相关数据:截至2019年,村卫生室人员数量为144.6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共有43.5万人,占村卫生室人员总数的30.1%,呈递增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多地将村医入编标准明确为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质。可以预见,各地响应《意见》后,基层村医队伍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换血速度势必会加快,乡村医生执业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选建一批中心卫生院

《意见》称,要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选建一批中心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是三级医疗体系重要节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是发挥乡镇卫生院综合服务功能和增加活力的关键,是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方便患者就医、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的基础。

持续提升县级疾控机构

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从设立卫生防疫站起步,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从防控结核病、乙肝、血吸虫病等传统流行重大疾病,到阻击鼠疫、埃博拉出血热等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我国疾控体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县级疾控机构是全县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工作的职能机构,也是全县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核心机构。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县级疾控机构始终战斗在最前线,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重要贡献,同时,疫情防控也凸显了县级疾控机构的短板和不足。

从《意见》中可以看出,今年将县级疾控机构中心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将得到根本上的改变。

实行医保总额预算管理

新医改以来,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成为医疗保险的医疗管理服务的核心内容,也被置于整个医改的关键位置。

《意见》称,在2021年要要加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行医保总额预算管理。

同时,《意见》强调,要加强妇幼、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推进城乡低保制度统筹发展,逐步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质量。

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动村级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

对比2020年一号文件发现,“健康乡村建设”“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等关键词均为首次出现。

【来源:大河健康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发布人:8380****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