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梦,太好了,我爸参保26年,个人账户14万多,养老金没想到6000多,看到第一个月养老金我简直惊呆了,全家都乐坏了,感谢国家养老保险让我爸安享晚年!”
参保26年,个人账户14.3万,养老金就能达到6000元以上吗?别说,还真就有人做到了,这位网友父亲是大连某单位的一个普通职工。
大连工资这么高吗?一个普通职工也能领6000元以上的养老金?下面【社保精算师】为你解析养老金背后的奥秘所在:
01、工龄特别长
现在的80后、90后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大学生,怎么也得24岁左右参加工作,即便是60岁退休,连续缴费的话,也就36年的工龄。
而这位网友父亲能够领到6000多元养老金的第一个奥秘,就是长达42年的工龄,有人或许会问,不是仅仅缴费了26年不到吗,怎么工龄这么长。
他退休的时间在2018年8月,个人账户实际缴费的年限是25年8个月,但在1999年之前的工作年限全部视同缴费,计算工龄,长达42年!
就是因为了多了视同缴费年限,所以,在领取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他还能领取一笔一般人领不到的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年限+特殊工种年限)×1.4%
根据计算公式可知,过渡性养老金=(6824+6824*1.46)/2*16.3*1.4%=1915,单单这一个数据就已经超过多数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了。
02、平均缴费指数特别高
每个月缴纳社保的时候,我们都有一个缴费基数,而缴费基数乘以缴费比例就是缴费金额,而缴费基数除以当地的社平工资就是缴费指数。
多年的缴费指数取平均值就会得到平均缴费指数,如果灵活就业人员一直按照最低缴费档次缴费,那么这个数值就是0.6,。
而这网友的父亲高达1.46,这相当于缴费基数是按照146%的档次参保缴费,因此,这是能够领到6000多养老金的第二个奥秘。
03、退休所在地社平工资高
同样参保26年,在山东淄博和辽宁大连领取的养老金显然是不同的,因为当地的社平工资完全不一样。
像大连市的社平工资,如今已经高达7000多元,而在当时网友父亲退休时也是6824元了,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基础养老金=(6824+6824*1.46)/2*42*1%=352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43215/139=1030元过渡性养老金=(6824+6824*1.46)/2*16.3*1.4%=1915
通过计算得知,网友的父亲虽然是普通职工,但一直工作到退休当月,退休金为6470元,这个钱数接近于当年大连市的社平工资,生活真安逸了。
这个养老金的数额可以说灵活就业人员就不用想了,单凭自己缴费基本上是达不到这个数的,因为自己承担最低档次缴费,全年都得上万。
真要是高达150%的缴费基数,每年缴费也得20000多,老两口加起来就是4万多,而且也不可能达到这么长的工龄,基本上是领不到过渡性养老金的。
这三个养老金高的奥秘也恰恰是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低的奥秘,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