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对科研的投入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已经是继美国之后,世界科技投入第二多的国家,也是论文专利产出世界第二多的国家。
无论是科研环境,还是科研实力,我国已经成为了科学家的殿堂。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华裔科学家放弃在国外的优厚待遇,返回国内,助力祖国科技发展。
其中就包括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他们放弃美国绿卡,带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心,回到国内,致力于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可谓是我国生命科学的奠基人。
他们的行为也受到了无数网友的赞赏。
但荣誉比施一公、饶毅还高的杨振宁和姚期智回国却一度遭到网友的质疑。
杨振宁是诺贝尔物理学家获得者,他和我国“两弹元勋”钱学森、邓稼先是同龄人。网友质疑的是,当新中国刚刚建成的时候,他没有像钱学森、邓稼先那样,放弃美国的一切,义无反顾的回国,献身国内科学事业,如今祖国经济发达了,才回国,肯定就是为了养老。
这真的是网友的误解,杨振宁作为最杰出的华人科学家之一,虽然没回国,但却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了3大贡献:
第一个贡献就是当时我国经济欠发达,科研经费不足,科学发展滞后,杨振宁在美国给清华、南开、复旦拉来了巨额的科研经费;
第二个贡献就是杨振宁曾经私人推荐了1200多名国内的年轻学者出国培训,这是人后来大部分成为了我国科学事业的中坚力量;
第三个贡献是杨振宁无偿帮助国内建设了几十个实验室,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突破发挥了重大作用。
姚期智也是一样的,他是世界顶级计算机科学家,是唯一一个获得有计算机诺贝尔奖图灵奖的华裔科学家,2017年他毅然放弃了美国国籍和美国所有荣誉头衔,转回中国国籍,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清华大学开设了“姚班”和“智班”,培养出了我国最顶级的计算机人才,让清华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一度成为世界第一。
很多人认为他们在美国退休后才回国,只是养老,这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仔细想一下,从中美两国生活质量对比,他们在美国有高额的退休金,退休后的养老生活比回国要好得多,何必多次一举,还要回国遭受无知网友的嘲讽呢!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的年龄大了,的确无法做到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但他们的丰富的科研经验和科研理论,却能够指引我国年轻科学家成长成才,指引我国科学事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不应该狭隘的以年龄来评价他们对我国科学的贡献。我国这样世界顶级的科学家很少,我们就应该越尊重他们。
一个国家的国民对科学家的态度,决定了这个国家科学事业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