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王阿姨现在55岁了,她没有正式工作,所以没有缴纳养老保险。
她很发愁:已经55岁了,需要攒够多少钱,才能够下半辈子用呢?
听说需要50万,并且储备了50万,还不如人家养老金2000的?
一、按照平均数计算,养老储备需要50万
1.平均寿命
按照2019年我国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人均寿命为77.3岁,那么从55岁开始计算,至少需要准备22年的养老储备金。
2.人均消费支出
根据统计,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63元,相当于每月2300元。
当然,退休后老人的花费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和医疗方面,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消费水平,差异很大。
3.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因素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是8.6%,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是7.5%。
假设按照平均8%的增长速度计算,随着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22年后,现在每月消费的2300元,22年后需要大概10800元才能达到差不多的消费水平!
假设我们投资理财的利率能够维持在5%左右,那我们55岁需要准备好22年的养老积蓄,以每月消费2300元的水平(包含利息,排除贬值因素),总共需要52万元。
4.医疗保障储备
另外年纪大了还应当准备一定的医疗保障资金,根据目前一般大病的花费来看,应该准备20万元左右的医疗储备金。
这样的话大约需要70万左右的积蓄,才能够安枕无忧的养老。
为什么说,每月能有2000元的养老金,比储备50万养老,要更好呢?
1.单位人员
对于单位人员来说,养老保险是在我们从年轻时,每月从工资中拿出大约10%左右的比例来缴纳,假设25岁参加工作,55岁退休,中间缴纳30年的养老保险。
这种缴费方式,因为单位承担的比例,为个人的2倍左右,无疑是非常划算的。
2.灵活就业人员
对不愿意缴纳社保,觉得养老还是靠个人存钱的,大部分属于灵活就业人员。
这部分人,缴费的时候觉得贵,总怕亏本儿,下面为您算算账:
以青岛市最近15年来,最低基数缴费的实际数据为例,缴纳养老保险15年,总计需要缴费6.7万,缴纳的6.7万元里,有2万多还是进了个人账户。
如果从1993年养老保险改革后,实际缴纳社保费算起,缴费25年,大概需要不到10万元,55岁退休,养老金将近2000元。
3.养老金的每年上涨
因为缴费的时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而增长,早些年社会平均工资低,所以累计缴费是很低的。
但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时候,也是这一原则,直接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所以随着经济发展,养老金也会越来越高。
在2016年以前,养老金是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最近4年是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
所以,虽然55岁退休是每月领取2000元养老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养老金也是越来越多的!
以平均寿命77岁为例,55岁退休,领取22年,按照养老金每年5%的涨幅计算,到77岁大概一共能领到养老金为:92.5万!
年轻时累计缴纳25年,共计10万左右,年老时领取22年,就能领回92万!
越领越多的养老金和坐吃山空的存款
养老金有个最大的好处是,只要活着,哪怕过了平均寿命,哪怕个人账户早已领完,都没有关系,社保基金都会每月按时把你的养老金打到账上。
而且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长,哪怕活到99岁,养老金也会每年上涨,一分不少地发给你!
无需担心钱用完了怎么办,也不用省吃俭用不敢花。
这种退休以后什么也不用做,每月有钱入账的感觉,真的是太好了,太幸福了!
而自己储备养老钱呢?
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寿命是多少,所以往往不敢花,看着存款越来越少,那种坐吃山空的感觉,太窘迫了!
辛苦了一辈子,老了老了,你是愿意每月有钱进账,随便花?还是宁愿数着银行存款,不敢花?
综上所述,无论从缴费成本和回报来看,还是从晚年生活的幸福心态来看,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每月领取养老金,哪怕刚开始只有2000元养老金,也比多年储备50万,应对养老,来的划算!
欢迎点赞评论,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