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国内的家庭父母长辈都会帮孩子们带孩子,因为国内现在年轻人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比较大,大多数都需要每个月还车贷和房贷,两个人需要都参加工作才能维持生活的运转,许多父母为了帮助子女,力所能及的帮助孩子们,等到晚年孩子们来孝顺自己。
在儿子家带娃一年,老两口决定开始攒钱:晚年指不上他
许多长辈们这么想,让子女也要二胎,等老了多个孩子照顾。还会催着孩子们要二胎,自己大包大揽的说要照顾二胎,帮着子女带孩子,让子女放心的要二胎就行。最近刘阿姨这种观点,在给儿子看孩子一年后,直接打消了这个念头。
刘阿姨是县城里的一名小学老师,现在退休在家,有退休金,丈夫也还工作着,晚年生活也比较安逸。刘阿姨的儿子在城里上班,找了女朋友后准备结婚的时候,刘阿姨去给儿子的婚房付了首付。想着儿子在城里工作结婚了,以后老了能去城里享享福。
儿子和儿媳都有份不错的工作,儿子在名企月入过万,儿媳妇每个月收入也有六千左右。但是在城市里消费水平高,儿子每个月光还房贷就要五千块。现在有了一个孩子,两个人每个月花六千块请了保姆,家里的开支更多了,不仅俩人工资不太够,刘阿姨还经常拿出退休金贴补儿子。
刘阿姨提出帮着两个人看孩子,节省掉请保姆的费用,于是去城里儿子的家看起了孙子。本来以为儿子在城里的生活很富裕,现在看看儿子家里每个月的开支大的惊人。儿媳妇对孩子生活标准也很高,吃穿都是最好的,儿子为此经常跟妻子吵架,因为儿子想攒钱换一辆车,需要节俭一点。
刘阿姨在儿子家也看到了小夫妻生活的现状,既心疼又无奈,其实儿子和儿媳对自己还是很尊重的,过年过节都会给自己买东西,也经常给自己一点生活费,虽然钱不多,也是儿子儿媳妇的心意。他们也知道自己帮忙来带孩子是为了给他们减轻压力。
刘阿姨去儿子家不仅帮忙看孩子,还自己掏钱买菜买肉给儿子家里改善伙食,看到儿子在城市里辛苦打拼,每天工作起早贪黑。挣得多花的也多,到现在也没什么积蓄,儿子的小家都维持的不容易了。刘阿姨感觉自己也指不上孩子给自己养老了。
刘阿姨决定不能依靠儿子给自己养老,她开始有计划的存钱,让老伴出去再继续找份工作赚一些生活费,将两个人的退休金固定每个月存一部分。有了这些积蓄,两个人也有养老保险,将来老了生病住院或者有什么突发的事情,自己也有准备,给孩子减轻了负担。
此外,刘阿姨和老伴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每年定期的去做体检,让自己血压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内。每天锻炼身体,身体也健康了,老伴还能找个工作干着,不至于虚度了时光,父母都有事情做,身体健康,让儿子在外地工作的时候也安心许多。
现在的年轻人的现状,真是很无奈。许多许多的年轻人还有一股拼劲,一股热血,想留在大城市,在这里安家立业。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在城市里站稳脚跟,买房的时候面对天价的房价,只能需要父母伸出援手,往往将父母一辈子的积蓄全部掏空,也仅仅够首付的钱。
有了房子,就要每个月还房贷,结婚后有了家庭和孩子,在城市里奶粉、衣服、兴趣班,家里开支迅速增加,哪一项都不是小钱。在城市里的幼儿园学费每月都高达几千元甚至上万,年轻的小两口压力非常巨大,往往家里的父母都顾不上了。
总结
老人们还是要自己做好准备,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为自己老年生活做好保障。退休后虽然有养老金,也不要把全部的积蓄和身价都给了孩子,自己要有一定的金钱储备,以防将来老了,生病住院或者遇到紧急事情的时候,拿出来应急。
在能工作的时候,找份工作,增加家庭的收入,让自己老有所为。不会在将来年迈需要钱的时候,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