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络上不断有新型养老模式的信息充斥着大家的视线。作为传统兜底的养老院也在结合新型的养老模式不断转型升级——配置智慧养老平台+智能硬件转为智慧型养老院、与医院进行合作开展医养结合、两地或多地养老机构联合开展旅居合作、延伸开展家庭养老床位、社区居家养老等服务。
养老院在我国可谓是有悠久的历史,在《左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院所服务老人,使其老有所养。如今,在互联网+、和服务上门的趋势下,很多人不禁要质疑,仅有3%的老人更倾向于选择养老机构,那未来,养老院会消失吗?
爱普雷德智慧养老小编认为,自古以来养老院承担着兜底老人老有所养的职责,在未来很有可能消失在“就近服务”之下,但这个结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又怎么说呢?
大多数老人更倾向于在熟悉的环境下进行养老活动,选择养老机构无非是以下三点需求:
1. 失能、半失能、失智需要专业机构的照护,或者病后老人是需要随时看护进行康复;
2. 高龄老人无法独居需要人随时看护,但子女亲属无法实现;
3. 还有一些是经济条件好的老人,需要更加专业高端的养老服务,但此类老人是少数。
由此看来,养老机构仍是政府托底、解决最基层人群的老有所养问题,即使互联网发展速度再快,在全国人民未达到“养老自由”的情况下,
养老院至少在5年内仍是大多数以上三类刚需人群的选择。
未来,养老院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对于未来的养老服务,爱普雷德智慧养老的小编进行了畅想(以下均为个人构想,不作为未来趋势预测)以社区为单位,养老服务分为A、B、C套餐。
A是针对自理老人自理老人可以在社区进行互助养老、由专业护理人员为老人提供基础的健康医疗、家政维修等服务,社区设有老年大学,老人可以在大学中申报再就业、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B是对于需要专业照护的老人或高龄老人,在其家中布置智能设备,24小时对老人家中进行监控,防止老人出现意外情况。需要服务时手机下单5分钟就有专业的护理人员上门;
C是对于全瘫和重度失智老人,需要有专业服务人员几乎全天陪护,在家中安装智能设备进行监管,5分钟上门服务,老人在大小便后服务人员会接受到警报,为老人定时进行康复活动。
社区附近设有社区医院,能够解决就近医疗问题。
另外,对养老有要求的一些老年人,例如旅居养老这类模式,或许会被一些大众化的机构所承包,旅居的客群虽大部分是老人,但仍不可避免在未来一些实现财务自由的中青年人选择,同样也是这些机构的客群之一。其他模式,我们在此处暂不细表。
对于养老院,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