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延迟退休要来了?最受影响的可不是老人,而是家庭中的小夫妻
2020-11-27 08:14  浏览:28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秘籍君

前段时间,“延迟退休”这几个词曾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当然,还有一些人不明就里。

在我的印象中,“延迟退休”早在几年前就说过,怎么现在又重新提起来了?难道一直没实行?抱着好奇的心态我查了相关说法,发现里面有许多弯弯绕。


而且,它对家庭造成的影响,并不像大众想象的,“无非就是多上几年班”这么简单。事实上,受这个政策影响最大的,不是现如今临近退休的老人,而是家庭中的小夫妻。


延迟退休政策

退休政策的相关规定, 始于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里面规定一般情况下,男性年满60岁,从事特定工作的男性可提前至55岁退休;女干部年满55岁,女工人年满50岁退休。但要注意的是,这时候国人的平均寿命才只有50多岁。1978年国家颁布两项法规将其再次确认,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老龄化状况的严重,2012年就将延迟退休提上了议程,2013年又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而今年11月,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说明延迟退休年龄将成为现实。

至于男女性退休年龄将如何延长,具体延长到几岁,有两派观点,但没有明确说法。


延迟退休会给小夫妻带来什么影响?

肉眼可见的影响是,人们的工作年限变长了,想要提前退休实现自由已经不太现实。这对老人来说是最直观的影响。

但很少有人能想到,其实最受冲击的,是家庭中的小夫妻。毕竟,如今的带娃主体是老人。老人什么时候才会有空呢?自然是退休以后。


随着老人在工作岗位上的时间延长,年轻一代想让父母赶紧退休帮忙带娃,会遇到困难。

毕竟如今的社会现状是,夫妻双方都要上班,孩子从出生到三岁前没人带,幼托市场又不成熟,保姆费用又高,这时候只能来求父母帮忙。

父母退休后投身子女小家做贡献,帮忙带娃,从而发挥退休余热。

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推出,父母退休时间延迟,能帮上手的时间也要往后延,自然小夫妻的生育时间也要相应延迟。毕竟如今生孩子,早就不像前二十年,觉得年龄到了,头脑一热就生了。


面对延迟退休政策,如何应对?

◆既来之,则安之

说实话,如今人们对“延迟退休”的包容度,已经比前十年增多了不少。

毕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们的身体素质已经大大增强,很多不需要带娃的老人即便到了退休年龄,也很乐意被工作单位返聘,继续发挥余热。

况且,身处工作岗位,薪水肯定要比退休工资高得多。对于老人来说,安全感大部分来源于自身财富,这么一想,也乐于接受延迟退休。

况且,尽管大家都向往退休后什么都不用干的“自由”生活。可对于少有爱好、退休后也无目标的老人来说,继续工作也是他们保持睿智头脑、充实生活的一种途径。


◆要有“活到老、干到老”的心态

现在我们推崇学习型社会,提倡“活到老,学到老”,其实“学习”换成“工作”何尝不是如此?

人生为人,在解决温饱之后,会转向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就是人们能够不断前进的原动力。这样的原动力,从工作中最容易获得。

殊不见不少拆迁户大妈大爷或者拆二代,选择在不起眼的公司干着不起眼的活,他们缺那个钱吗?他们只是想在工作中获得一些生活动力而已。

◆中年父母别以为事不关己,也要尽早筹谋

看似延迟退休只触动到了老人,实际上,中年父母也要多多留意。毕竟,这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一项举措。如今三四十岁的中年父母,谁能保证30年后自己的人生境况如何呢?

不如未雨绸缪,早早存下养老金、锻炼好身体、买好相应医疗保险,这样自己在晚年体力下降、疾病突发、丧失劳动能力之后,也能生活得更从容些。

【话题讨论:如果可以自主选择,你想在什么年龄退休呢?】


发布人:408d****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