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政局联合市养老服务业协会开展了第二届“最美养老护理员”评选活动,总共有20人入选。本报记者深入株洲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采访了两名“最美养老护理员”代表,她们从事的是一份“爱的事业”,付出了“爱的温度”。
周利红
以耐心呵护老人,以爱心照顾老人
每天早上5点半按时起床,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穿衣穿裤、洗脸、送水喂饭……这套动作,株洲市佳满养老康复院的周利红已经不间断地做了三年,有的时候要忙到晚上12点,这一天的活儿才算干完。
今年58岁的她,原本是地道的农民,后来外出务工,做过一段时间保姆。三年前,一位朋友推荐她来株洲市佳满养老康复院做养老护理员,她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因为“这里环境好,和老人相处也很开心”。
刚做这份工作时,周利红曾经需要同时照顾三四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有的时候几位同时想上厕所,我就忙不过来了。”分身乏术的周利红说,扶着一位老人去解手,另一位就可能弄脏了裤子。晚上睡觉也睡不踏实,老人们一按铃,周利红就得爬起来查看,一个晚上可能就要起来四五次。就算如此,她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份工作,“实在是累了,好好睡一觉,第二天又是活力满满了。”
三年时间里,她也已经习惯了同事们的离开,“在这个岗位上能坚持下来的,其实就是不怕苦不怕累。”
在做养老护理员之前,周利红曾在病床前,悉心照料患病双亲七年,这段经历给了她非常深的感触,“老人不能动弹的时候,实在太需要别人照顾了。”自此之后,她决定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老人。
为了胜任这份工作,周利红自学了管理服务方面的知识,还认真摸索了一些关于老年人心理抚慰、医疗保健、护理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老人就像孩子,对他们要多一些耐心。”凡是到养老院来的老人,年龄都较大,身体多病又无儿女照顾,周利红坚持宽容对待老人们,不开心了就唠唠家常,一起看看电视,她也用心记住老人们的爱好,在院内常组织开展下棋、健身、唱歌等娱乐活动。在她眼里,让老人们快乐过好每一天,就是自己的工作目标。
虽然周利红已经年过半百,但在院子里仍然是小辈,老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小周”。待得久了,周利红觉得在院子里一起的生活,非常有滋有味,“都像亲人一样”。
朱南芳
投身养老护理员十二载,平凡中的不平凡
“都以为我们的活没啥技术含量,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说起养老护理,许多人的第一印象还停留在帮助老人“吃喝拉撒睡”。但在有着12年养老护理经验的朱南芳看来,这份工作不仅是“辛苦活”,也是“技术活”,更是一份“良心活”。
朱南芳,今年54岁,渌口区渌口镇漂沙井村人。至今,她仍然深深记得,第一次来到漂沙井敬老院时,她震惊了:坐在这座由学校改造的敬老院里,这些老人看起来孤苦伶仃,有的老人连衣服的扣子都系得歪歪斜斜的。朱南芳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改善他们的生活。”
这12年来,敬老院不仅增添了3栋崭新的宿舍楼,还不断完善各类功能设施建设,空调、热水器、电视一应俱全,并设有医务室、监控室、消防室、门卫室等基础设施,保障老人的日常生活所需。
由于院里人手有限,朱南芳不仅是院长,也是一名养老护理员。在她看来,要做一名优秀的养老护理员,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这看似平凡的工作,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在工作过程中,她曾遇到多次老人“发难”,“有的老人性格上比较难以相处,她多次被老人指着骂过。”关上办公室的门,朱南芳哭了,“感觉自己一番好心,却不被人理解。”但她坚持不对老人生气,自己默默消化负面情绪,一打开门,又是笑脸相迎。
时间长了,她遇见各种情况的老人,渐渐也能理解这样的事情,“对待老人其实就像哄‘小孩’,只要用心了,老人就会感受到。”
现在,如果朱南芳偶尔出远门,老人们的电话就会纷纷而来,“院长,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有的时候,老人还会故意说有东西坏了,就是希望可以早点见到她。
朱南芳笑着说,她之所以受老人们欢迎,原因其实很简单,“每一个老人,我都把他们当做家人来对待。”
她坚持和老人们一起度过重要的节假日,甚至连春节,也要先和老人们一起吃完年夜饭,才回到自己家中。她家就在离敬老院2公里外的地方,平常不工作时,晚上出来散步,走着走着就又走到了养老院里,“可以说,一年365天我几乎都在敬老院里,老人有什么心里话都跟我讲。”
从事养老护理工作12载,朱南芳的爱心被老人们看在眼中。曾经有老人评价她说,“比自己的亲生女儿还好!”得到这一句话的朱南芳,心里也暖洋洋的,“能够得到老人的认可,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了。”
(记者 黄欣雨)
【来源:株洲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