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为什么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用每年都要上涨呢?
2021-09-01 12:41  浏览:319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为什么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每年都要涨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虽然这几年的增长的幅度有所减小,但总体山每年都还是在增长,即使是在疫情比较严重的2020年,我国经济也是处于正增长,那么经济的增长和我们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这个关系还是非常紧密的,我们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虽然每年的缴费比例不会变,但是缴费基数每年都会有所变化。只要是经济发展属于正增长,那么缴费基数就会适当增加,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缴费规定来看,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的划定,都是和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进行挂钩的。只要GDP增加了,一般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就会增加,所以GDP是和在岗职工的工资水平是挂钩的;另一个挂钩的因素就是物价指数,一般GDP的增加,物价指数也会提高,物价指数的提高也要反推工资的增长。


但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可能我们很多人感觉没有增加,但是我们讲的这个增加是指平均数,我们个人没有增加,但是在一个地区的范围内有的人可能是增加的,而且增加的幅度还是非常大的。比如有的朋友跳槽,在甲公司每月工资是5000元,跳槽到乙公司以后,可能就会变成了6000元或是8000元,那么每年在统计工资增长时,这也是变相的增加了工资。经济的增长,促进了就业,就业的人员增加了,工资可能增长的幅度也会更大。




每年7月份左右各地都会公布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当然这个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是是根据统计结果来公布的,有时候还要结合物价上涨的指数与上上年度进行对比,按照系数进行修订。除了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增长以外,还有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会增长,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以后,就是绝对的增加值。


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增长,是导致我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上涨的主要因素,每年各地都要根据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确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这个缴费基数只是用于计算缴费指数的参照,并不是实际的缴费指数。如果属于在岗职工来讲,只要本人的工资没有上涨,或是上年度的平均收入没有上涨,除了工资低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情形以外,凡是按照本人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的,其实也不存在社保费用上涨的问题,不管是养老保险还是医疗实际上都不会上涨,但是缴费指数会有所变化。




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无法核定每月的实际工资是多少,所以只能以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所以只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增长,不管是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都会提高,导致我们的社保费用逐年增加;除了职工养老保险以外,居民养老保险,各地也会不断根据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缴费档次进行调整,但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调整力度是非常小的,缴费档次也非常多,除了最低的缴费标准由每年100元提高到每年200元以外,其实其他的缴费档次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居民医疗保险不一样,每年的最低缴费标准是完全根据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物价指数来调整的,有时会每年增加30元或是40元,但总体这个调整的水平,是在有限的幅度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由于经济不断发展,职工的平均工资也在增长,导致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不断提高,但对于在岗职工的影响是不大的,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影响比较大;由于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长,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会有一定的提高。


发布人:4dec****    IP:120.244.9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