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为何养老金每年都要上涨?业内人分析了6大原因,句句都很在理
2021-07-17 19:05  浏览:46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21年养老金上调工作已经完成,至此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7连涨”,很多参保职工很不理解,明明国家说养老保险基金有缺口,还需要延迟退休来来应对危机,但为何每年还要给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呢?这背后的原因有6点:




第一,物价每年都在上涨


养老金上涨说白了就是物价补贴,回顾国家统计局历年公布的数据,近些年来我国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物价上涨意味着货币贬值、生活成本上升,为了更直观地理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之前卖100元的商品,现在价格涨到了103元,如果物价涨了,但不给退休人员同步调整养老金,那么老人只能节衣缩食、拮据度日了,基本的生活质量可能都无法保障,这就违背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立的初衷。


第二,整体社平工资在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尽管2020年遭受疫情重创后,职工的人均工资水平仍在增加,由此推测往年收入水平增幅更高。而现在的退休老人曾经也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做了重大贡献的企业职工,养老金又是多数退休老人唯一的经济来源,为了让他们共享经济发展的盛况,也应该跟企业职工同步,为退休老人上调养老金。




第三,缴费基数每年上涨


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是根据社平工资的60%-300%确定的,由于社平工资每年都在上涨,参保人的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压力也在逐年提高,如果退休后养老金水平没有跟着社平工资增长而上调,反而是一成不变的态势,将会激发更多参保人的抵触情绪,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缴纳社保,那么养老保险制度就无法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四,养老基金仍有结余


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家减免了企业三项社会保险的缴费,但是养老基金仍有大量结余,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20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44376亿元,基金支出51301亿元。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 48317亿元。可见,养老保险基金仍有较为可观的结余。


叠加现在社保系统正在和税务系统打通,很大程度上能避免企业不缴或者少缴社保费的情况,目前国家也正在稳妥推进延迟退休,延长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等措施,长期来看能为养老保险基金输入大笔资金,只要每年养老保险基金能保持有大量的结余,国家就有底气为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




第五,刺激更多人积极缴费


由于社保回报周期太长,很多人担心领不到养老金,或者领不回本就离世,导致自己的社保费打了水漂,所以迟迟不愿意缴纳社保。基于这一现实问题,国家就需要每年上调养老金,让参保人看到切切实实的利好,才能充分调动年轻职工参保缴费的热情。


第六,为了促进消费


投资、消费、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目前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都在急剧收缩,“促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点,想要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也应该每年适当给退休老人上调养老金,既可以保障老人的生活质量,又能激活百姓消费潜力,从而带动经济发展,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发布人:637f****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