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打通农村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专业养老服务惠及更多农村老年人,芜湖市湾沚区依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芜湖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地方养老机构专业力量,开展了以“机构+村居站点运营+居家上门服务”为模式的农村养老服务探索。湾沚区六郎镇率先开展了农村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让政府兜底的农村养老服务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到养老院专业、优质的服务,为农村老年群体,尤其是给农村留守、空巢、失独老人的晚年孤寂生活注入了多样的色彩。
服务对象有分类,活动场所有保障。首批试点选择在六郎镇11个村居开展,由辖区内5家养老机构承担服务。采取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实行政府兜底购买服务,政府通过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条件和普惠养老政策为其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高龄、失能老人,通过社会化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由专业机构提供服务;同时专业养老机构运营村居养老服务站点,为低龄且健康的老人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满足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文化需求。
服务清单有标准,服务需求有评估。制定湾沚区居家上门服务清单,服务项目包含“六助”(“助洁、助餐、助浴、助残、助医助急”)和换季项目,每个项目里都有具体的服务内容、要求和时长。在提供相关服务前,对照政府兜底的农村养老服务老人花名册,由镇、村干部及机构管理人员组成的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小组,深入到服务对象家中,进行调研、评估,结合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清单,以便精准服务。
服务内容有记录,服务效果有见证。按照试点工作方案推进,五家养老机构分别承接了第一批次试点村(居)的养老服务站点运营。经上门评估后建立了一户一档的居家养老服务清单,对应养老机构根据需求,配备专业助老护理人员上门服务,且进行全程记录,以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全程留痕的方式完善每一户居家上门服务档案,形成电子档,录入到养老机构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平台留存备查。
服务行动有实效,服务评价促长效。将居家服务做实,使养老服务流动,让没有经济能力去养老机构养老的居家老人也能享受到星级服务,湾沚区财政局、民政局从资金到服务都予以了保障,截止目前已注册建档的享受居家服务老人有348人,服务次数达到了1800次。同时,区、镇、村三级民政力量持续跟进,就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及服务效果等多方位进行跟进、评价、分析,在工作中完善,形成长效机制,促进服务的精准高效。
【来源:湾沚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