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潜规则正在很多家庭上演:子女装糊涂,父母看破不说破
2020-11-02 22:29  浏览:56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小鹿与驴


“潜规则”这个词最初来自吴思先生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在书中,吴先生并没有给出确切定义,只是大家都意会的一种概念。其实潜规则就是隐蔽的行为约束,就是看不见的、但是又广泛认同的一种规则。

其实“潜规则”是一个贬义词,指的是不好的行为规则,其实对于老年人养老,也会遭遇“潜规则”,或许你很吃惊,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就在前段时间,我亲身经历了一件事情,让我看清楚了子女养老中的“潜规则”。就在上月住在隔壁的张伯伯和伯母闹别扭。我妈见两个人交织不开,就好心过去劝架。劝架以后回来对我们说,这张大伯年轻的时候是个精明人,怎么老了以后犯糊涂,还不如老太婆想得开。

我和老爸赶紧凑过去问原因,原来是儿子要搬新家,张大伯一个劲地在挑选家具家电,非要一起搬进去住。其实对于张大伯的要求,我反倒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房子是他买的,装修的钱也出了一半,现在要求住进去,也是合理的要求,并没有什么过分的。我妈笑着说我太年轻,等我以后社会经验丰富了,看的事情多了,就知道其中的“潜规则”。

当时我不太明白妈妈说的话,人老以后,不就是应该子女尽义务赡养老人吗?这事情理之中的事情,为什么还会遭遇 “潜规则”?做了很多情感疏导,还是第一次听身边的人说这样的事情。

具体“潜规则”有哪些呢?主要有三条,子女揣着明白装糊涂,父母则是看破不说破,其实双方心里都明白,没有一方愿意捅破那张纸。其实这样也是对家庭和谐有好处的,只要一方说破了,有可能整个家庭就会出现矛盾,不再和谐。


“潜规则”主要是以下三种:

“最好不住一起,小事能解决尽量自己解决,大事再来麻烦我”

养儿防老,也是一直以来的传统思想,人老了以后,就想靠着儿女,一家人在一起人多热闹,进进出出有个人气,也不至于两个老人在家孤孤单单,其实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有很大的矛盾,有条件的可以住门对门,也最好不要住一起。

其实住一个小区最方便,家里做了好吃的可以喊父母过来吃,然后吃完了送他们回去。有其他的家庭是小两口单独住,吃在父母家吃饭,这样既方便,又能增加感情,不会太远又不会很近,这样的感觉是最好的。

婆媳关系简直就是世界性的难题,很少有人把这样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一家人在一起,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孩子都会发生摩擦,产生矛盾,更何况是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呢?

自己的子女看得不顺眼,可以打可以骂;自己的亲妈说自己两句,心里不好受可以回说两句。但是婆媳关系就不行,婆媳在一起,有矛盾,永远是化解不了,只会越积越多。


更何况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年轻人白天没有时间,晚上抽空了想刷会手机,看看新闻,老年人呢?晚上到了十点就必须要睡觉,睡眠时间短,有的人早上五六点钟就起床做早饭,在家里打扫卫生,搞的家里乒乓响,年轻人被吵的不能睡懒觉不说,还要被老年人叫起来吃早餐,虽然内心不愿意,但是嘴上也不好说。

妈妈说张伯伯老了不清白,就是说他看不清关系,没有界限感,子女都有自己的小家庭,还要和粘在一起,就是“不清白”。就是没事制造矛盾。

“我结婚你给我买房,以后你的养老我来负责”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想要在大城市扎根买房,如果没有父母的帮衬是很难的事情,一个刚出社会没几年的年轻人是没有能力扛得住高额的房贷,哪怕是自己不吃不喝,也很难存钱买房,毕竟存钱的速度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所以父母想要子女过得好,就要主动帮儿子凑首付,或者提前做打算,帮孩子们存钱以备不时之需。

就现在社会的情况来说,本身就是男女比例失调,男人想要找到老婆,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一套房子,要不然连基本生活保障都没有,何谈婚姻。所以父母要有眼光,早做打算,为了儿子的幸福婚姻,一定要节约省钱,当儿子要买房的时候,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孩子你来带,养老的事情交给我”

“孩子你来带,养老的事情交给我”,虽然说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但是如果父母不帮子女带孩子,子女心里一定是有想法的,那么到父母年老以后,子女照顾起来未必尽心尽力。父母退休以后,趁着儿子还没有生孩子,抓紧时间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快活几年,可以报老年的学习班或者老年旅游团,出去游玩,喜欢跳广场舞的可以晚饭后去跳广场舞。

如果有了孙子以后,就要把生活重心转移到孙子的身上,一切以孩子为主,等孩子大了以后再考虑自己的的事情。

儿子要养家,压力很大,房贷车贷孩子抚养费等等都是需要花钱的,如果孩子母亲有工作就没办法在家带孩子,如果孩子母亲全职在家,那么家里的所有经济来源都要靠父亲一个人。这个时候的家庭是最困难的,父母此时应该伸出援手,帮帮他们,哪怕是带带孩子,或者帮帮洗洗衣服,都是好的。

换位思考,老年人也有个三痛两病,生病以后也要人照顾。这个时候,儿子儿媳看在你帮忙带孩子的份上,一定会尽心尽力地照顾。就算有的老人说自己有钱,以后不能动了就去住养老院,请护工,那么请问是护工贴心还是自己的亲人照顾得贴心呢?

那么这些养老问题的“潜规则”,都是谁设定的呢?

我曾经也是宝妈,身边也有很多宝妈。带着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发现小区里、公园里到处都是爷爷奶奶带孙子孙女。只有周末的时候,才会看到年轻夫妻带着孩子出来遛弯。虽说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但是现实生活太残酷,上辈人肯定还是下辈日子越过越好,但凡可以帮上忙的,一定会丢下手中的农活来城里帮儿子分担一些。


虽然父母在城里生活不习惯,虽然他们会经常想念老家的生活,还是咬咬牙,熬过孙子上中学,等儿子的家庭稳定了,不需要帮忙了,才回老家去。

其实这样的“潜规则”该是谁的错呢?

第一,城市生活节奏快,日益更新也迅速。乡镇的人也都去城里打工,年轻人出来很少有人愿意再回到乡村生活。城市发展的机会也多,发展的空间也大,这也是吸引年轻人留在城里的原因。第二,为了让父母帮忙带孩子,势必会三代人挤在小房子里,一家人住一起,难免有磕磕碰碰,发生矛盾的情况,一方可能为了家庭和谐要受点委屈。

现在很多人开始考虑要二胎,那么家长的时间就更紧凑了。不仅要照顾老大,还要照顾老二,甚至还要顾及工作,把孩子交给外人来带,自己肯定是不放心的,如果父母身体健康,当然是希望父母能够伸手帮忙拉一把,小日子也好过一些。

其实子女也不想委屈父母,老了本该好好享受清福,还要帮忙照顾孙子,也是现实生活所迫。

今日话题:在你的身边有这样的养老“潜规则”吗?

作者:小鹿与驴。

关注我,了解更多情感故事。

#情感#


发布人:4531****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