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CAFS两会热评】赵福昌 孙维 | 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实现省级统收统支助力保障能力提升
2021-03-08 22:41  浏览:57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这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而言是重要的进步,对于促进企业养老保险有序平稳可持续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我国1997年建成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进而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最终形成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后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于2014年并轨形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至此,建立了我国全面覆盖城乡职工和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赵福昌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孙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全国统筹”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近年来多次在五年规划等中央文件中体现。2011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将基础养老提高到全国统筹的层次,2015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实现职工基础养老保险金全国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是实现“全国统筹”的基础,意义重大。一是有助于保障养老金的发放。省级统收统支对于增强区域养老保险的统筹调节能力、保障养老金的发放具有重要作用。从近年来地方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状况来看,部分省市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不断扩大,养老保险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数量持续增加,基金累计结余用尽的省份也陆续出现,局部地区养老金收支矛盾严重,如果剔除现在年度2万亿元左右规模的财政补贴,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压力更加凸显。在这个背景下,实现省级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将市县级政府收取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归结至省级层面,由省级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和统一调度使用,可以在省级范围内缓解基金收支不平衡的压力、提高制度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那些基金运行在省级范围内“苦乐不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有助于消除养老保险带来的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平衡的压力由省、市、县各级政府共同承担,避免过去越发达的地区缴费压力越小,越不发达的地区缴费压力越大形成的执行中的费率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地区间两极分化,从而更加符合区域均衡发展和社会保障促进公平、维护大多数人基本权利的目标。

当然,要进一步发挥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效能,还需要明确保险理念,明晰精算平衡的原则;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在确定保障标准、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等方面做适应性调整,着力促进制度的内生平衡性;同时要好注意统一缴费标准、做实缴费基数等。


发布人:76dd****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