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71岁老人回老家养老被断水断电,儿媳:她做初一我做十五
2021-06-14 22:42  浏览:25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外出的游子,总想落叶归根,如果可能,谁都想回自己老家养老,用自己的余生来回味一下老家的风土人情。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也有很多人成行了,但如果你回到老家之后,儿子不给你用水不给你用电,也不准你从大门口出入,你是什么感觉?


有人说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但在四川,就确确实实地出现这样的案例了。




71岁老人回老家养老,被断水断电


在四川,有个71岁的刘婆婆,年轻时候打拼一辈子,然后在女儿家养老了一段时间,后来可能是思乡吧,想着回老家去养老,正好自己儿子儿媳也在那边,有个照应。


却不想,当刘婆婆回到老家了,儿子儿媳是给她找了个房间了,但不准她开灯用电,也不准她用水,更不准她使用家里的卫生间,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是老人了,就算是年轻人也会感到相当的为难,毕竟水电已经融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了。


根据刘婆婆的说法,自从她从女儿家回到老家之后,儿子儿媳就一直地刁难她,断水断电不说,还不准她从正大门出入,刘婆婆没法,只能绕旁边的小土路,从厨房后门回家。


那是一条废弃的土路,杂草丛生,雨天的时候道路湿滑,刘婆婆又害怕摔倒了,所以每次只要可能出现下雨的天气都不敢出门,就怕路滑,也因为刘婆婆走多了,自己整理了下,硬生生的在这条小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来。




这样的做法,邻居很看不下去,由于儿子儿媳经常打骂刘婆婆,邻居碰到的时候也经常过来劝架,刘婆婆的儿子还放出话来,要将刘婆婆丢到水里淹死,更是让大家都很有怨言。


同时另外一个邻居也看不惯这样的做法,从自家给刘婆婆拉电拉水,并和刘婆婆说上厕所可以到自家来。


虽然有邻居支援自己了,但刘婆婆的儿子儿媳发现之后,直接和邻居吵起来了,让邻居不要多管闲事,赶紧把拉的水电收回去,不然自己就砸了。邻居也很硬气,说只要他敢砸,他不会对刘婆婆的儿子儿媳客气。最后这个事情不了了之,刘婆婆也用上水电了。


对于这个事情,刘婆婆的儿子儿媳也有自己的理由,认为是刘婆婆年轻时候做了很多让人伤心的事情,所以才这样对待刘婆婆。




刘婆婆的儿媳表示,公公才去世7天,刘婆婆就改嫁了,拉都拉不回来,深深地伤害了儿子儿媳的内心;更何况儿媳妇嫁过来之后婆媳关系不好,出了很多矛盾,从刘婆婆改嫁之后二十多年里,刘婆婆没回过老家一次,也没给儿子儿媳什么钱,现在反而回来让养老,谁都有自己的怨言,刘婆婆能做初一,儿媳就能做十五。


之后刘婆婆将两个女儿和儿子儿上诉法院,法院判罚刘婆婆的子女每人每个月支付刘婆婆300块钱作为赡养费,刘婆婆的两个女儿没什么意见,但儿子和儿媳表示自己家穷无法承担这个费用,只能承受每个月50块钱,最后经过协商,儿子儿媳每个月拿100块钱给刘婆婆作为赡养费。




但对于儿媳妇之前说的话,刘婆婆不敢苟同,很生气很无奈。在以前的那个时代,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不是那么高,更何况是非常贫穷的农村。刘婆婆的儿子和儿媳本来就对刘婆婆不好,又打又骂的,以前刘婆婆自己丈夫还在的时候,对方还有所收敛,但后来丈夫不在了,刘婆婆害怕以后的生活会被儿子儿媳妇打,被逼无奈,才改嫁给邻村的一个老伴。




但虽然是改嫁了,在当时的社会,刘婆婆并没有领取结婚证,况且自己户口本被儿子拿着,在当时的环境中自己也拿不到户口本。现在回到老家了,刘婆婆也想拿回自己的户口本和之前的耕保基金。


但刘婆婆的儿媳并不同意,刘婆婆的儿媳妇认为刘婆婆拿了户口本是要去和自己老伴领取结婚证的,况且刘婆婆的老伴村子正在弄拆迁的事情,刘婆婆领了结婚证,就可以在老伴村那边领拆迁款和房子了。


而且既然邻村都拆迁了,儿媳妇这边也有可能会拆迁,如果刘婆婆把户口本拿走了,现在自己住的房子就算拆迁也和自己没关系了。所以儿子儿媳,同时也包括刘婆婆的孙女也不同意将户口本拿出来,但也退了一步,可以给刘婆婆用家里的卫生间,也可以给刘婆婆走正大门了。


对于这个事情,大家都很唏嘘,儿子儿媳的目的很明确,你可以回来养老,我也可以每个月给你100块钱,但户口本和耕保基金,全部都被儿子儿媳占了去,能占的都占完了,却不能好好的善待自己的母亲,让人相当费解。




婆婆做初一,儿媳妇做十五


对于刘婆婆这个事情,大家各有各的看法,但儿子儿媳没有赡养老人,确实就是自己的问题。


有人说,是婆婆年轻的时候没有做得好,让儿媳妇很生气,况且还改嫁了,所以儿媳妇现在这样对待老人,也是情有可原。


这话说得确实是对的,但在这个事情中,结果却是相反的。




刘婆婆改嫁,也是被逼的,被自己儿子和儿媳逼的,一个村里面的邻居大家都看得明白,所以当时刘婆婆应该是用逃跑的方式,在自己丈夫去世7天的时候,从老家逃了出来,导致户口本等证件都没带,自然也就领不了结婚证了,到了现在村子有拆迁的可能了,占有自己母亲那么多资产的儿子儿媳会甘愿拿出来吗?我认为这不可能。


所以我认为,这个事情存在以下几个情况吧。


第一点,刘婆婆改嫁是确实存在的,儿子儿媳打骂刘婆婆也是确实是存在的,所以刘婆婆改嫁的原因,很可能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儿子儿媳了,毕竟人都有避祸的心理,所以在自己丈夫去世7天的时候,逃了出来,也因为比较匆忙,所以证件那些都没来得及带。


第二点,儿子儿媳占用刘婆婆的资产,也确实存在,就算刘婆婆改嫁,但在行政上面,由于刘婆婆没能领取结婚证,所以刘婆婆还是属于丈夫这边一家人的,按继承权,刘婆婆和自己女儿是可以占到一部分的,但实际上全部都被儿子儿媳拿走了。




第三点,儿媳妇不愿意赡养刘婆婆的一个原因就是刘婆婆外出二十多年了,从没为家里做过什么贡献,所以不能赡养刘婆婆。这个也是不对的,起码刘婆婆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和儿子养育成人了,这就是贡献,同时对于当时的情况,刘婆婆还年轻的时候,敢回家吗?回家不会被打吗?所以谁敢回来。


第四点,儿媳妇不愿意赡养刘婆婆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可能的村子拆迁,这个就涉及到利益关系了,如果真的拆迁了,我想作为儿子儿媳的,是没办法保住这些拆迁款的,毕竟房子的户口本名字还是刘婆婆的,除非刘婆婆去世了;就算刘婆婆真的去世了,刘婆婆还有两个女儿可以继承这些东西,所以一切都还是利益使然啊。




农村里面老人该如何养老?


在农村里面,老人养老是一个话题,条件好一些的家庭问题还少一些,条件差的农村家庭,对于养老,就更是什么手段都会有了,无非就是不想承担老人的那一份养老费用。


而且很多农村老人,都不是单位上退休的,也就没什么退休金可言,至于养老金,那要子女给自己交了才会有。




那么农村老人应该怎么养老才能不让子女这么排挤自己呢?


1、好好地对待自己儿媳妇。儿媳妇远离自己的家庭嫁过来,总需要一个领路人来了解自己丈夫的这个家庭,这样的事情交给男人来做,算了吧,只会越做越乱,所以这样的事情只能是交给女人来做,也就是婆婆。


2、谁家都会有矛盾,都会有婆媳战争,但闹归闹,我们需要就事不就人,这样一家人才会在吵吵闹闹之下,越来越和谐;但要上升到人身攻击了,那就变成另外一回事了,所以家庭之间的沟通是相当重要的,没有沟通就只会憋在心里,然后记一辈子。


3、面对打骂自己的儿子儿媳,作为老人的,最好装作没听见吧,老人年纪大了,听力退化了,怕的不是听不到对方说什么话,而是害怕很多事情就只听了一半,这样就非常容易给双方带来矛盾了。


4、作为老人来说,糊涂点吧,在家里需要做的就是按自己的计划睡觉吃饭,对于儿子儿媳的问题,就装作不知道吧,看破不说破,这样才是自己应该做的。毕竟一个农村家庭,会有多少钱呢,老人能够有饭吃有屋住别被打骂就行了,其他的就不用去争了。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讲究的就是要能够照顾自己老去的父母,毕竟,父母现在的样子,就是将来自己的样子,父母现在的处境,就是将来自己的处境,千万别小看儿子在这些事情中学到的东西,自私自利的事情,小孩很容易就学会的。


孝这个字,很容易写,但要做到,很难,社会中总有这样那样的诱惑,让你放弃孝这个字,只有真正走心的人,才明白,这个字有多难写。


发布人:7d08****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