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一个周六,摄影师一行人来到山西省中条山腹地农村采风,我们在巷道里遇到了这位75岁的毛大妈,她家新修的门楼焕然一新特别醒目,与山村里其它农家传统的土门楼形成强烈的对比,影友C老师便和老人家搭上了话,我们征得大妈的的同意,一起去她家参观刚刚装潢不久的新房子。
走进毛大妈的家,大大的院子足足有半亩,土窑洞院落已经是旧貌变新颜,当地山村的土窑院子都比较大,院子里已经全部用水泥青砖进行了加固,窑门洞也装潢成了一个木制的大窗,看上去和陕北的窑洞没啥两样,这在当地农村却是独一无二的新样式,C老师赞不绝口,感叹这院子简直就是山沟沟里的“豪宅大院”。
毛大妈说自家的土窑院子以前和当地农村的一样,几乎全是黄土模样,自己是4岁过继给姨姨立门顶户,从小就住在土窑院子里,家中老人也不记得土窑有多少年的时间了,自己和老伴生有2儿1女,现在都搬出了山沟,都在县城里做生意,孩子们原本打算让老两口下山一起生活,可是他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家,更喜欢住自家冬暖夏凉的土窑洞,孩子们尊重老人的意见,就三人一起集资30万元,一起给老人改造土窑,后来花的钱多了大妈也掏了2万元,她把这个叫做家庭集资入股。
当地传统土窑洞里四壁皆为黄土墙,为了美观以前的人总喜欢在里边用旧报纸贴墙,时间长了难免掉落土块,为了把窑洞加固好,大妈家的窑洞首先进行了“洗窑”处理,就是把墙面的一层虚土打掉,接着用青砖和水泥加固一层,最后用仿瓷涂料进行装潢,地面用上了瓷砖,为了让窑洞里采光更好,窑洞口特意改成了木制大窗式的窑门,当然只是加固和装潢是不够的,孩子们给老人还换上了新家具。
大妈说儿子和女儿都已经各自成家立业,现在过得都不错,不需要自己和老伴再操心,他们生活在大山里的老家,依旧过着自己喜欢的农耕生活,种着30多亩的山地,现在都是农业机械化生产,自己也不需要出多大的力,生活自由自在,孩子们又给他们改造了土窑院子,住在里边心情舒畅,就是给城里的洋房也不换。
说起现在的生活毛大妈直夸社会太好了,她说农村的老年人国家给发养老钱,每月有个零花,虽然不是很多可是这是国家记着咱农民,还免了农业税,地里的收入全部进了自己的腰包,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近几年村子里还建起了日间照料中心,70岁的老人集中在一起吃饭,也不花一分钱,她和老伴也在那里吃饭,享受小康生活。
大妈说老农民劳作了一辈子,从来就没有停下来的想法,只要身体健康就要干活,现在是深秋季节,老两口将地里的山楂收获回家,已经切片进行晾晒处理,完后也能卖个高价钱,住在农村里,忙忙碌碌的日子过得挺充实。
院子的南边孩子给老人建起了一个微型花园,栽种上了樱桃,苹果桃子和梨树,甚至还养着盆景花草,闲来无事老人就在这里种花养草,享受季节性新鲜水果。
院子的东西两侧的旧房子已经拆除,建起了水泥新房,东边是个厨房,西边是卫生间,厨房里是现代化的厨具,电磁炉和液化气双配套,卫生间里还有太阳能淋浴设施。
毛大妈说儿女孝顺儿媳更好,家庭的和谐这些个就是最重要的因素,现在山区通上了大公路,孩子们家家都有汽车,平日里他们隔三差五回家来,大包小包买下礼品往家提,节假日孙子孙女回到家其乐融融,天伦之乐溢于言表,住在山沟里的过着神仙光景。
这个小山村摄影师一行人在2年前曾经来过,看到了现在如此的大变化,大家都非常感慨,不是亲眼见过都不相信,山沟沟农村的变化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农村老人住“豪宅”,生活不比城里人差,这里还真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临别的时候毛大妈热情邀请我们下次再来她家做客,要给我们做农家饭,品尝品尝山里的美食,过一过农家新生活。【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请点击右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