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对于大家而言,十分的重要,关系到大家退休之后的生活。每次只要养老金政策一出现什么变动,就会引起社会热议。
截止到目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实现“16年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也已经来了,例如:青海省决定从今年7月1号开始,将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增加5元,调整了之后,青海省60岁到64周岁、65周岁到69周岁、70周岁及以上参保人员,基础养老金标准将达到每人每月180元、185元、190元。
贵州省则规定,从明年1月1号开始,将缴费补贴标准从原来的100元到400元档次每人每年30元,500元到900元档次每人每年60元,1000元到2000元档次每人每年90元调整成按照参保缴费人员当年选择缴费档次金额的10%给予补贴。
为何自己比别人少领一笔养老金?内行:这个流程不走,每年养老金少领几千
虽然大家对于养老金很关心,但是对于养老金待遇的了解并不多,很多人并不知道基本养老金在计算的时候有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对于过渡性养老金的了解很少。
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中人”建立的。在之前,我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养老保险制度,直到90年代,我国才开始建立退休养老制度,但是在这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参加工作。为了能够给予这部分人相应的保障,所以国家针对他们制定了“过渡性养老金”。
一般情况下,在各地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之前的缴费年限,都可以算成视同缴费年限,可以依照这个去领取过渡性养老金。
全国有不少省市过渡性养老金计算都是和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而各地区的过渡基数也有所不同,这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去确定的,一般是1%到1.4%不等。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过渡性养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建立个人账户前年限+特殊工种折算年限)*过渡性指数。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区建立个人账户的缴费年限并不一样。
除了用和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的计算方式去计算过渡性养老金之外,还有一些地区是设置的虚拟视同缴费个人账户计算方式去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最近有不少网友反应,自己明明和其他人的缴纳社保的年限和基数都是一样的,但是自己每年却比别人少拿了几千元的养老金。其实这就是因为,你们的养老金待遇少了“过渡性养老金”这一项。内行人提醒,如果想要领取到过渡性养老金,在退休的时候,有一个流程是不可以少的,它就是在退休的时候提交人事档案。这个流程不走,每年养老金将少领几千。
人事档案,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其中记录了我们工作经历、工作时间等等。当你退休的时候,提交了人事档案,才能够认定对应的视同缴费年限,领取到相应的过渡性养老金。
最后,笔者还要提醒大家一句话,就是当身份证上的年龄和人事档案上的年龄不一样的时候,到了退休的时候,将会按照人事档案上面记载的年龄去确定退休年龄。这也就意味着,就算你身份证上面记录的年龄已经达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人事档案上面记录的年龄还没有达到退休年龄,是需要继续上班的。
本文由聚富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