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耳畔再次响起这首歌时,我陷入了沉思。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养老问题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倘若有这么一个银行,可以将闲暇的时间通过志愿服务以“时间币”的方式存入银行,当需要帮助或服务的时候,可以自由支取“时间币”,会有人愿意“存款”吗?南京等地纷纷推行“时间银行”,“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新型互助养老模式,让老有所养大有可为。
“时间银行”体现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时间银行”这一养老模式是对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对老有所养的全新探索,是对老有所依的创新举措,是对老有所乐的具体体现,是对老有所安的生动诠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没有人会年轻一辈子,总有一天年轻人也会变成老人。“时间银行”将爱心和志愿服务“零存整取”,既体现着社会崇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又体现着当代中华儿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责任担当。
“时间银行”彰显着“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志愿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时间银行”将志愿服务和社会养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志愿服务将互助养老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江苏南京市的“时间银行”推出的“免费学用智能手机”成为了爆款服务订单。疫情期间许多老年人通过此服务学会使用智能手机,通过视频电话见到了许久未曾见面的儿女,缓解了思念之苦。细流可汇成江海,微光可点亮黑夜,再小的善意也可汇成大爱照映苍穹。“时间银行”正以“人人可参与,人人可作为”的方式彰显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时间银行”营造着“正月晴和风气新”的社会氛围。积聚爱心,传递幸福。一句问候、一声关怀、家政服务、亲情陪护、代办服务、医疗救护、文娱活动……一件件、一桩桩小事都是“时间银行”的服务清单,都是精准对接老人需求,将小善汇成大善,都是将小爱汇成大爱。“时间银行”正“润物细无声”影响着社会大众,营造着“人人敬老、人人奉献”的和谐温馨社会氛围,创新着“共建共享共治”基层治理方式。
面对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时间银行”为互助养老提供了全新样板,激发了无限可能,激活了内生动力,当代年轻人置身其中,责无旁贷,更应顺应时代潮流,响应时代大势,追随时代脚步,早日在“时间银行”存入自己的“第一桶金”。
来源/作者:四川遂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吕东林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