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释放生育政策潜力……近日,河北省发改委网站全文公布了河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今天青新社为读者梳理了其中的十大民生亮点。
亮点一: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
对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纲要》提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纵深推进,“雄安质量”引领效应充分显现,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
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生产总值增长。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亮点二: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纲要》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工资制度,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健全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制度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健全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丰富和规范居民投资产品,深化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拓宽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渠道。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激发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等重点群体增收活力,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亮点三:加快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纲要》提出,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坚持多劳多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力度和精准性,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的分配关系,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加快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推进高校、科研机构薪酬制度改革,鼓励企事业单位对科研人员等实行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扩大工资分配自主权。
亮点四:5年将新增城镇就业400万人以上
《纲要》提出,扩大就业容量和空间。坚持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放在首要位臵,提升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就业容量和质量。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发挥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创新模式发展,扩大就业空间。
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基层成长、就业见习等计划,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退役军人就业优待政策,扩大公益性岗位安臵,帮扶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到202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00万人以上。
亮点五: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在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方面,《纲要》提出,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职业年金。
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决定》明确提出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普遍发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亮点六: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一章中,《纲要》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一章中,《纲要》提出,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亮点七:进一步推动落实育儿假等制度
《纲要》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健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衔接,进一步推动落实产假、哺乳假、父母育儿假等制度,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释放生育政策潜力。加强人口统计,推进人口基础信息共享。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积极构筑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家庭为主、托育补充的服务供给体系,支持指导家庭婴幼儿照护,扶持推动社区婴幼儿照护,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照护服务,鼓励幼儿园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
亮点八: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
《纲要》提出,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政策体系,深化京津冀医疗保障领域协同发展,推进京津冀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完善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
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探索新经济新业态职业伤害保障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
亮点九: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
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方面,《纲要》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公共服务上享有同等权利,推广住房租赁市场试点,支持机构化租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臵土地建设租赁住房。重点建设普通商品住房,支持首套和改善性居住需求,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规范发展公租房,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房,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体系。
亮点十: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
在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方面,《纲要》提出,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积极稳妥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
■寇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