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湾社区居民在长者饭堂凭票就餐。郭雨滴 摄
老人们在瓦窑湾社区老年人室内活动中心内挥毫泼墨。郭雨滴 摄
红网时刻岳阳12月18日讯(通讯员 傅聪颖 李卓)跳广场舞、挥毫泼墨、棋局对弈……入冬,寒气逼人,湘阴县文星街道瓦窑湾社区老年人却“活力四射”,一边进行湖南省第二纸板厂建成投产50周年纪念活动节目排练,一边乐享“颐养型”特色社区带来的利好。
瓦窑湾社区位于湘阴县城以南,面积0.6平方公里,于2004年11月由原湖南省第二纸板厂破产改制后成立。社区共有居民510户2333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951人,占社区总人口的40%,且不少是留守老人,是一个典型的“老年社区”。由于子女在外工作,且社区离县城有一定的距离,吃饭难、活动难成为社区不少老年人面临的问题。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瓦窑湾社区从“吃”上着手,经过多方筹资,于2019年10月开办“长者饭堂”。该饭堂推进以“大配餐”为重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使老人不用买菜、不用做饭,出门走几步路,就能在饭堂或家里吃上一顿香喷喷的饭菜。
走进瓦窑湾社区的“长者食堂”,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300平米左右的大厅,摆满了15张桌子,墙上还挂满了老人们写的赞美社区、志愿者的诗以及居民群众送来的锦旗。11点30分,饭堂准时开饭,长者们有秩序的在配餐窗口领饭菜。“口味还可以,味道很适合老年人吃,菜的品种也比较多。80岁以上的是7元钱,60到79岁的是9元钱,60岁以下的就是12元钱。”社区居民鲁洪章介绍。
“解决一口热饭”,辖区内的老年人及家属们切身感受到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下社区养老新模式的好处,其他工作也顺利推进。
为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近年来,文星街道扎实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模式,在全街道深入开展“党建+协会+网格”工作。瓦窑湾社区成立社区美好文星建设协会分会和美好文星建设网格协会,广泛吸纳协会成员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夕阳红亲情志愿者服务站”采取抱团式养老模式,由志愿者无偿提供服务;“爱心银行”将党员每月志愿者服务情况纳入党员积分制考核,健全了志愿服务“付出、积累、回报”机制,这些暖心举措让志愿者心更安、干劲更足!
社区相继建成“青年之家”“职工之家”和400平米的老年人室内活动中心;打造集棋牌娱乐、图书阅览、残疾人康复、日间照料(含7间男女不同寝室床位)等功能于一体的乐娱湾、博学湾、舒身湾、颐养湾、养心湾;一次性投入建成包括各类健身器械、门球场在内的室外活动场地和各类便民场所;900平方米的户外晾晒场和腊味集中熏制点既方便了群众,又消除了安全隐患,避免环境污染;1240平方米的红白喜事活动场,为树新风、治陋习提供了强力支撑;村级卫生室为居民提供就近就医的便利。
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红卫动情地说:“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享、老有所乐,是我们的责任和目标。我们正紧锣密鼓筹备的第二纸板厂建成投产50周年纪念活动,就是希望给老人们一个美好的回忆,共同建设好我们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