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是一项基本的社会和经济制度,通过“保险”的形式向城市工人和普通居民提供退休金、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的保障。
例如,以“退休养老金”为例,根据目前国家实行的社会保障政策,累计缴纳满15年才能在60岁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是职工退休后唯一的经济收入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见,“社会保障”对所有普通居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社会保障不仅仅是社会福利和保障,在很多城市,与孩子、学校、买房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像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二线城市,在还没有落户的情况下,孩子们上学要要求父母之一缴纳社保。
另外,像买房一样,外地户口在北京买房要交5年社会保险,在上海买房要连续5年社会保险。不夸张地说,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是买房定居的“敲门砖”,不交社会保障,甚至没有买房的资格。
据人事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3.1亿名员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但是,有资料显示,我国近5亿年轻人不愿意支付“社会保障”!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不认识到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吗?
在养老金支付受到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如果年轻人不再缴纳社保,以后养老金的差距会更大,退休后该怎么养老呢?因此,加强社会保障宣传和教育,让年轻员工积极参与缴纳社会保障,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但是专家们说,今天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么完善,福利也这么好,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放弃缴纳呢?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年轻人“放弃支付”的原因与以下几点有关:
工资低,经济压力大
当今社会贫富差距其实很明显。很多新入职的年轻人在经济条件上仍然很拮据。例如,对于二三线城市,许多年轻人的工资水平实际上只有3000多元,除了租赁和生活费用外,几乎再也没有余额了。
如果再交一分钱缴纳社保,本身就能使拮据的生活更加恶化。结果是,在工资低、经济压力大的情况下,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支付社会保障。
服务公司不愿支付社会保障
不可否认,社会保障是公司的一大支出。尤其是刚开始的中小企业,在市长/市场竞争压力大、下滑的情况下,很多老板不愿意给员工支付社会保障。此外,这些小公司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很多年轻人往往在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离职。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往往不再愿意缴纳社会保险。我认为支付社会保险还为时过早。
国家认为养老保险累计缴纳15年才能在60岁以后领养老金,很多年轻人才在20出头缴纳社会保险还为时尚早,意义也不大。因此,在这种思想观念下,年轻人更喜欢吃喝玩乐,不愿意拿出钱来支付社会保障。
但是,根据“要多交”的原则,我们建议年轻人早点缴纳社会保险案件,退休后可以得到更多的养老金。
综上所述,年轻人“放弃”社会保险也是原因。在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社会保障每月固定支出实际上是一些人负担不起的。
而且,目前我国向年轻人缴纳社保也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完全的志愿者原则。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年轻人不缴纳社保也不足为奇。只是社会保障基金会受到一定的压力,2.5亿老人的养老金会有支付压力!对此国家也要想办法,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