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讯(记者宋长春) 3月22日上午,辽宁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开启‘十四五’·迈向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重点介绍“十四五”时期全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时期,辽宁省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创业为重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累计帮助374.2万失业人员、47.8万困难人员就业和576.7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为82.4万人发放失业补助金23.3亿元,为315.9万人次支付职业技能补贴22亿元,双双居全国之首。全省建立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常态化服务机制,促进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十四五”时期,辽宁省明确提出,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确定了城镇新增就业210万人以上、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3940万人等诸多硬目标。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安财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社保、就业服务“打包办、提速办、一网通办”。提高城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尽快将新增养老金发放到位,适度提高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待遇水平,确保各类困难群体应保尽保。
将“稳就业”“保就业”放在首位,坚决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的目标。
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积极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延长实施总费率为1%的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至2022年8月31日,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完善企业用工保障常态化机制,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国家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等,开发30万个就业岗位,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和基层一线就业创业,重点帮助困难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青年就业。
大力支持创新就业、灵活就业。评选和扶持一批优秀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整合发挥灵活就业扶持政策合力,助力电商、网红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支持平台、共享等新型就业模式。
继续办好就业援助民心工程。以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为重点,多层面提供就业援助服务。办好“帮助6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这件实事,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精准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深化职业技能评价机制改革,提升技工院校综合办学实力,规范社会培训机构发展,围绕重点群体量身提供各项培训服务。通过技工院校、企业打造精品项目,开展“辽宁省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
全方位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创建公共就业服务示范城市、创业型城市、充分就业社区,建设优秀孵化、培训、见习基地。打造省级就业信息化平台,做好供需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