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宋祖锋 通讯员 李然然 曲晓
步入鳌角石村,给人的印象是干净、整洁。鳞次栉比的房屋,高高耸立的水杉树,中心街两旁的鲜花,将村庄装扮得分外妖娆……从“吃不饱”到“富起来”,鳌角石村民在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地不断探索中越来越体会到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鳌角石村发展走上“快车道”,产业发展热火朝天、乡村美不胜收、村民收入节节攀升。从“种田为革命,志在一片红”到“让全体鳌角石人过上幸福生活”,为民谋利的奋斗目标初心不改;从整修土地、兴建水利到种植芋头和茶叶,带领村庄经济发展的初心不改;从免费分配房屋到实现用水用电排污燃气管道户户通,持续改善生活条件的初心不改;从栽植水杉树到引入梅花产业,守护生态环境的初心不改……60年红色历程、60年初心不改跟党走,鳌角石人实现从一穷二白到村强民富的传奇蝶变。
不断夯实党建基础,强化组织保障到位
为进一步深化“莱西经验”,创新基层党建“134”工作模式,成立鳌角石村党总支,设立鳌福茶厂、梅花谷等六个产业党支部,统筹村政党组织、产业党组织、服务组织、自治组织和群团组织;充分发挥妇女和青年力量,力争“美丽庭院”创建100%达标,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带动青年乡村建功。立足鳌角石村五代党组织60年初心相传的精神根基,打造“初心永恒”党建品牌,创新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三推双考”优秀青年、党员正负记实、无职党员设岗评星等五项机制;搭建“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历史传承大讲堂、红色之旅、党员“政治生日”等8大载体,激发新时代村庄党员内生活力;搭建鳌山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青岛市茶树肥水高效利用专家工作站和农民转产转业示范基地,实施“雁归”工程,举办新型农民转型技能培训等共8期,累计参训人员350余人次。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加速度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通过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服务专业化和经营市场化,明确了“鳌角石增收十条”,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多渠道增收致富。在产业内容选择上,按照“绿色生态、发展持续”的原则,明确了梅、茶、苗木、文旅四大支柱产业,引进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梅花园和省内电商多肉销售额排名第一的慢悠花房,集中打造4000余平米的茶文化中心,将村庄闲置的90余处房屋打造为胶东风情的特色民宿,共计为周边2000余户、70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增收渠道。
推动乡村良法善治,保障乡村振兴好氛围
实施乡村治理555工程,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打造良法善治、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发放“居民管理卡”,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建立村庄协商机制,开展移风易俗改革。建立“新时代文明积分”制度,成立“道德评议会”,建设“一馆一站一路中心”德治阵地,创建乡村文明标兵村庄。打造法治红色网格,建立依法宣传教育和乡村矛盾纠纷调解2个机制,与e华录合作,打造“一平台两支点”的“智慧鳌山卫”线上社区。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守护好绿水青山
鳌角石人用17年战天斗地的愚公精神,创建了茶香花海的美好家园。新时期,村庄继续传承生态守护精神,继续讲好劈山造田根治椒树沟、七毁七建献礼平塘、老石匠包打十里长堤和40载初心不改接力保护水杉树的乡村生态故事;同时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苗木、文旅、民宿等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成效涵养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对7处荒山矿坑进行全面绿化修复,打造地质公园,弥补历史欠账。打造红旗渠大寨文化体验区和茶田花海产业观光区,实施蓝鳌路景观大道提升工程和中心河道整治工程,新建白庙带状公园和矿山运动公园,并对大任河综合整治,打造滨河公园景观带,以良好生态撬动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大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浓浓乡愁。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秉持“心有所栖、居有所安、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境有所美”的“五有”原则,围绕补短板、强服务,推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建设村庄集中污水处理厂,对全村 690 处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院内改造及地下综合管沟建设,实现天然气 100%入户和农村生活污水 100%集中统一处理。推动垃圾分类在乡村落实,目前已精准放置垃圾宣传亭9个,回收垃圾三轮车8个,户垃圾分类筒1300个,完成垃圾分拣中心建设。高标准实施村庄绿化、亮化、美化、智能化工程,新建幼儿园、党群服务中心和养老中心,并通过社会化运作注入活力,既缩小了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差距,还为村庄增收拓宽了渠道。
讲好鳌角石故事,打响红色文化品牌
围绕鳌角石的红色历史、人文故事等进行收集整理,编纂《鳌角石文化集萃》《鳌角石村志》,制作党建宣传片《初心永恒鳌角石》,打造全省首家村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馆,传承发扬永葆一颗初心为民、红心向党的“红色灵魂”。重点打造“一环四区、29+n景”等核心景观,设计串联党史馆、石头胡同、水杉大道、工业记忆、大寨文化等发展印记的品牌旅游观摩线路,打造“文化旅游名村”型旅游目的地,接待各类参观团队6000余人次。
“村庄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党组织就建立在哪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在哪里。”鳌角石党总支书记李建欣说道。下一步,街道让乡村振兴既塑“美丽之形”,更铸“美丽之魂”,让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打造生活富、环境美、精神乐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提升群众满意度,共同建设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