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人社部、财政部《关于2021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通知》,国家从1月1日起调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范围是2020年12月31日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员。
目前已经有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辽宁,江苏,安徽,江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新疆,湖南等15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养老金调整方案,按照国家的要求一般是6月底以前发放到位。
上海市企业退休人员的调整养老金已经于5月18日前发放到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将于6月20日前发放到位。
北京市企业退休人员调整的养老金将于6月15日前发放到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的养老金是6月底前到位。
天津市则是明确自6月份开始调整养老金,1~5月份的养老金差额将于6月份养老金一起发放,发放时间是从6月15日开始。
目前,也有网友留言称新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于6月9日发放到位了。江苏网友留言则称当地的养老金是6月11日发放到位的。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领取待遇的人员,一般称之为退休人员。另一类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应的待遇水平一般较低。
根据《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共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45621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2762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为51301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参保人员数量为54244万人,其中待遇领取人员为16068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355亿元,平均每月养老金待遇174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主要分为个人缴纳形成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国家补贴补助形成的基础养老金。国家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主要通过提升当地的基础养老金实现。
国家于2020年7月1日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由88元上调至93元。不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除了国家补贴以外,还有地方政府的补贴。
今年伴随着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上海市同时宣布对于当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升100元,基础养老金标准由1100元提升至1200元。相应的养老金补发从1月份开始,已经于5月18日前到位。
北京市也是同步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对于无法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老人还会发放老年福利金),调整标准为每人每月增加30元。新退休人员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820元上调至850元。
另外在今年年初,江苏省也调整了当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由160元上调13元至173元,从2021年1月1日开始执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主要源自于国家和地方政府补贴,必须要有可靠的稳定收入来源。因此,提升起来还是非常谨慎的。希望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也会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