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养老金待遇水平正在不断提高,算上今年,城镇职工养老金待遇已经实现“17连涨”,人均养老金水平已经超过2900元,而今年有12个省份也已实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上涨,各项养老普惠政策也相继落地,广受群众的好评。
而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退休老人们对于养老金提升的需求也愈发迫切,部分老人甚至想通过参保两份养老保险来达到提高养老金的目标,这种方式可行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养老待遇的组成部分
对于城镇职工养老待遇而言,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组成,其中个人账户为个人缴费的总额,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而对于城乡居民养老待遇来说,其养老金也有基础和个人账户两份组成,不同的是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额补贴。
而国家规定,只有缴纳年限满15年及以上,且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女干部满55周岁才可以领取城镇职工退休养老金,而城乡居民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为缴费满15周年,且年满60周岁。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想要获得高养老金,除了缴费金额要高,参保年限也要长,也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具体体现。
那么,一个人同时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此获得双份养老金的做法可以行吗?
举个例子,小王是一名农村小伙,之前在老家务农时参加了老家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过了几年,小王去了大城市打工,有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而其在老家的城乡居保也没有停缴,那么这种情况下,等到小王退休后,是否可以领到两份养老金呢?
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国家只会对每个人发放一份养老金。事实上,当前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待遇是要普遍高于城乡居保养老金待遇的,小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申请将城乡居保中的已缴纳进个人账户的金额并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完全按照城镇职工的方式计算养老金,这样退休后可以获得更多的养老金。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老人纠结于退休年龄到底是如何确定的
有些人认为是以身份证为准,而其他人认为是以职工档案为主,事实上,我国实行的是身份证和档案相结合的办法,一般情况下,身份证和职工档案上的出生时间是相同的,要是出现特殊情况导致不一致的,那么以档案中的出生时间为准。
在社保的实操中,会有不少上述类似的疑问产生,欣奇今后也会梳理出一批广大退休老人关心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请将此文转发给有需要的老人,欢迎评论转发,关注欣奇理财师,了解最新社保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