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农村子女在外打工,谁来奉养留守老人?
2020-10-14 14:44  浏览:49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最近有不少人在媒体上提出了农村子女去外地打工,留守老人怎么养老的问题?所以今天就分析分析这个问题,理清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子女在异乡奔波赚钱就不能为留守老人养老了吗?有些人出去打工,不就是为了给老人挣养老的钱吗?你为什么不问问农村的老人有没有医保?农保的钱交了没有?将来有没有养老金?养老金多少,这些子女到外地奔波打工,为老人挣养老金你都弄不明白,还在这里提问什么?看问题太片面?就是没有文化的人也知道自己的子女出去打工,一是为了自己生活,二是给老年人准备养老的费用。

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是出到外面去打工,就不履行自己的义务了,这个事情是逃避不了的,无论你怎么拐弯抹角地去讨论,转移正确话题。儿女养老是必须的,不要挖空心思去争取根本实现不了的东西。


农村留守老人都是当年农村的一些骨干力量。他们年轻时为农村的建设贡献了力量,为国家贡献了力量。现在他们留守在农村也正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新农村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很多老人都自立自强不给国家添麻烦不给子女添麻烦,能种地的还在种地,能劳动的还在劳动。有的还在为孙辈服务

。他们没有向子女提出过分的要求,更没有向国家提出过分的要求,他们是实事求是,无怨无悔的一代。据我和留守的老人进行聊天,他们对自己的养老问题都有自己的打算,根本不为儿女远去打工有负担,而是支持他们的子女出去闯出去干,认为这样才有前途,他们不为子女拖后腿。他们说留守的老人不是越来越多了,是越来越少了,原来一个屯子里有二十多个留守老人,现在也就剩十几个了。


留守老人留守到一定程度,有些老人进城成了。老人去发展好的子女家养老去了,这是一种现实的情况,社会各种事物总是平衡的。提出这个问题的作者孤立地认为留守老人永远留守在农村。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这是脱离实际的观点。

就在上海这里, 就有许许多多被儿女接到身边的老人,他们在继续做着贡献,做饭做菜接送孙子孙女,他们享受了城市的生活,也为自己的子女再一次的减少了负担。在接送小孩儿的老头老太太人群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就是这种情况,这种实际情况说明农村留守老年人正在分流养老,绝不是仅仅留守在农村。这种到城市养老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到城市子女家里养老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些人不用别人担心


有些外出打工的人有的是年龄大了,有的是打工的活不太好找,还有的人在特殊时期感到外出打工不安全。有的外出打工的人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回到家乡进行创业,所有这些都有一种返乡的潮流,这些人返回家乡对留守老人是一种极大的安慰。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没有必要去为这些人的老人养老进行担心,因为他们已经回到了老人的身边,可以随时随地照顾好老人。


我了解了一下,在上海的年轻人,他们有的正在拼搏,暂时不能给家乡的留守父母往回寄钱,但是在这里已经工作几年的青年人,他们或者是一定时期给老人寄钱,或者是过年过节回到家乡时给老年人一些钱,供他们生活自用。就是说不是年轻人出来工作了,远离家乡了、他们的子女就不管家里的老人了,恰恰相反,他们比在家更关心老人,他们要用自己的劳动让老人生活得更好,老年更有生活保障。


现在农村的各级组织,扶贫工作队等等,无时无刻地不为留守老人进行服务,无论是种地还是收割,都有帮助留守老人完成农活的安排,有的子女在农忙时返回家乡,有的是你返不回家乡,村社也能够组织无偿或有偿服务帮助留守老人完成各种农活收获。这些事情都是显而易见的,摆在明面的东西。提问的作者对这些问题也不了解。那不是根本不了解社会现实吗?我认为这个提问的作者应当好好深入实际,了解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再来发言。


原创作者:王世歆(百家号:歆歆高级面试辅导师)


发布人:f390****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