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农村去,
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真可谓轰轰烈烈!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下乡的知识青年,现在大多数都已步入老年,他们的退休待遇怎么样呢?
上海知青协会曾经做过调查:
不管退休和不退休,月收入1万以上的占知青总数的5%;月收入4000元左右,占10%;月收入不到3,000元的占60%;贫困线以下占10%。
也就是说有70%的知青,月收入不足3000元!
我邻居家爷爷,是一名知青。
他1972年响应党的号召下乡,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下乡时还不到16岁,小小的年纪就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
一直到1976年回城,进了一家国企当了工人。
他2003年退休了,现在每月拿2600多元的养老金。
知青养老金为什么这么低呢?
应该说,知青中,只有少数人,在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考上大学的,工作收入都还不错,晚年待遇就比较好。
但是,另外的绝大部分人都比较惨。
因为上山下乡的时候,很多人初中都没毕业,文化程度低,大部分人返程后,也只能进企业,做工人。
甚至,很多人赶上了90年代的下岗失业潮,没了工作,退休后拿的是最低的养老金。
知青们,在本该学文化的年纪,响应祖国号召,去了农村搞建设,确实付出了很多!
最近几年,不断有人为知青发声,说他们为祖国做出了贡献,现在却普遍待遇较低、生活不好。
考虑到知青们的实际情况和所做贡献,国家曾经下发一个通知,给予认定知青工龄!
劳动人事部《关于解决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劳人培(1985 )23号):
在文革期间,由国家统一组织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在他们回城参加工作以后,其在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可以与参加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为工龄。他们参加工作计算工龄的时间,从下乡插队之日算起。等待分配工作的时间不计算工龄。
这份文件,确定了知青上山下乡期间的工龄认定。
有了这段工龄,知青们就可以多拿不少养老金啦!
知青们上山下乡期间,虽然没有实际缴纳社保费,但是,属于视同缴费年限,在退休时计算养老金的时候,是可以合并计算缴费年限的。
而且这部分是从缴费年限被称为“过渡性养老金”,比平时一般的缴费,养老金更高呢!
知青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
对于过渡性养老金,因为当时并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没有设立个人账户,所以只计算缴费年限,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
由于缺少了个人账户养老金,所以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系数认定为1%~1.3%,各地规定不同。
山东的认定是1.3%,这与大部分企业人员0.6%的缴费系数相比,真的是非常划算的!
以青岛市2020年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例,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6573元,按照1.3%的缴费系数,如果像我邻居这样,上山下乡时间为4年的话,大概每月能多得养老金:302元。
还有一位认识的老人,上山下乡8年,光这8年,就在原养老金的基础上,增加了604元!
认定工龄后,养老金会涨的多吗?
根据我国养老金调整的政策,分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三个部分,其中的挂钩调整主要是与基础养老金和缴费年限挂钩。
这样的话,把这段工龄认定上,那么在调整中,就可以相应的多涨一点。
上山下乡的知青们,也会因为那几年的付出,多涨一点养老金!
生活不易,愿曾经为了祖国建设贡献青春的知青们,健康、幸福、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