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现在已经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了,两者已经合二为一了。
新农保原本叫做新型农村社会保险,2009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规定实施的,针对的是未在城市进行就业,也未参加社保的农村户籍居民,由个人自愿缴纳,没有强制性。
到了2014年,我国根据《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国务院第8号通知规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制度名称、政策标准、经办服务、信息系统四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从此新农保的名称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代替了。
因为新农保和城乡居民保险体系实行的时间不长,而且都是自愿参加。在前期每月只有80多元,但是现在越来越高了,2020年,已经调整到300多元了,很多参保人员开始嘀咕,要不要继续参与?未来退休后,能拿多少钱啊?会不会不划算?
再给大家进行强调:这是我国为实现“老有所养”而实施的社会统筹养老制度的一部分,里面隐藏着社会福利性质。也就是说,其实未来的养老基本保障是由国家兜底的。如果同样的钱去买商业保险,未来老年退休之后绝对拿不到同样多的养老金钱,所以假设经济能负担,那么农村老人一定要参加的。
想想新农保,未来发放的资金来源有三处: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自己缴纳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同时未来新农保养老金发放时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保证支付的。只要参保了,那么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那么除了正常每月缴纳或者按年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种方式之外,那么针对农村老人还有着什么样的优惠措施呢?大家仔细了解一下。
1.可以贷款缴纳社保费用。有的地方启动了农信社贷款养老安排,也就是说,经济困难的农民可以申请低息贷款用于缴纳养老金。退休后领取养老金之后,再拿出一部分用于归还贷款。这样有些农民不用交现钱就可以得到养老保障了。
2.对于失地农民,可以申请养老保险的缴纳补贴。国家目前在农村新增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项目,失地农民按比例申请养老补贴,贴补在一起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样自己可以少出一部分钱了。当然补贴金额依据失地面积而制定的标准,失地越多,补贴越多。
3.从2020年开始,新的政策是农民必须在45岁之前有过缴纳养老保险的记录,那么在退休后如何还没够15年缴费记录,原则上可以一次性补缴满15年。45岁以后的只能领取养老补贴了。
在通常情况下,从2020年起一次性补缴城乡居民保险都不可以了,未来只能按年缴纳,这样就同城乡职工养老保险保持政策一致。未来这两者可能会越来越政策同步,不会相差太多。
记住当缴纳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之后,还要给自己缴纳一份基本医疗保险,否则在看病住院时可能就没有报销了,这也是必备的。
如果觉得好,请给予点赞、评论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