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人社重点工作实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淄博市人社局探索重点工作落实突破新路径,坚持“十个指头弹钢琴”,创新推出了“十问”工作法,从党性要求、上级部署、先进经验、基层意见、创新方向、政策找人、靶向宣传、信息支撑、风险防控、工作质效等十个方面发问,转变过去经验主义、主观臆断、工作粗线条的行为习惯,拿出更多精力用在“解剖麻雀”上,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下足“绣花”功夫,做实精准文章,确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直达穴位、正中靶心,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一、坚持人民至上,人社行动惠企惠民
市人社局始终坚持依靠群众、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坚持政策制定来自人民、政策实施方便人民、政策成效造福人民。
(一)推出“安享贷”,乐享“夕阳红”。为了让我市60周岁及以上尚未参保的城乡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市人社局按照“十问”工作法,吃透上级精神、借鉴先进经验、多方寻求合作、做好风险防控,与淄博市农村商业银行共同推出了“安享贷”居民养老保险贷款业务,由银行帮助未参保居民贷款,一次性缴纳居民养老保险费用,并根据贷款额度和领取养老金标准测算最佳还款期限,从贷款人养老金发放账户中按月扣收本息,还款完成后,参保人自动享受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社部门和银行送政策、送资金、送待遇“三上门”,让尚未参保群众“坐享其成”,解决了他们的养老难题。目前,全市各区县、功能区120余名60岁以上从未参保的居民获得了“安享贷”居民养老保险助保贷款,87人在了解政策后自费参加了居民养老保险。
未来,将针对断保人员继续实施断保接续行动,为符合条件但暂时无力缴费续保而导致无法领取企业养老金人员提供贴息贷款支持,一方面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保障,另一方面提高我市社保参保续保率。
(二)创业组合贷,解决融资难。为解决小企业创业担保贷款额度超限和担保抵押难的问题,运用“十问”工作法,联合银行及淄博鑫润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推出“创业担保组合贷”模式,创业担保贷款与商业贷款相结合,突破额度300万元的限制,并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免费担保,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好地满足了企业创新发展大额资金需求。
(三)合同电子化,签约不见面。通过“十问”工作法,推出了劳动合同电子化公开工作,利用电子劳动合同“秒签”“零跑腿”“易管理”“防丢失”等一系列优势,为全市企业和劳动者带来了极大便利。淄博市是山东省人社厅确认的首批电子劳动合同试点城市,目前试点企业已达223家,在省内率先实现了劳动合同电子化。下一步,还将依托区块链技术,通过数据共享实现电子劳动合同在社保、就业、劳动仲裁及劳动监察等人社领域的系统应用,并逐步推广至全市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等领域。
二、以群众感受为目标,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市人社局从企业群众的角度出发思考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只要对方便群众有利,只要提高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就要全力推进”的要求,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大力推动人社服务为民、便民、利民。
(一)深入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围绕人社服务高频事项,以标准化促服务规范,以信息化促服务创新,以资源整合促服务效能提升,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形成了43项“主动办”事项、18项“打包办”事项、57项“零材料”事项、151项“提速办”事项、41项“秒批秒办”事项和15项“热门高频”事项清单,总共压缩办理时限1780余天,即时办结事项由104项增加到135项,159项已实现全程网办,全程网办率97%,群众办事“跑腿”越来越少,材料越来越简,时限越来越短,体验越来越好,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一卡联通,解民生之忧。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民生一卡通”工作的指示精神,主动对标对表试点城市,积极开展行动,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推动实现“区块链”技术与“一卡通”身份凭证应用的充分融合,“民生一卡通”综合服务平台和“民生一码通”服务平台同步建设推进,形成集线上线下于一体的“居民一卡通”(含“一码通”)服务新格局,逐步探索实现“民生一卡通”在居民待遇发放、身份凭证应用、医疗健康、文化旅游、交通出行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三、高效稳步推进,延伸工作链、拓展系统网
让贯彻“十问”工作法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面分析,加强事前风险预处、事中主动服务、事后质效评价,串联起“创新改革、信息化保障、靶向宣传、风险防控、考核问效”工作链,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系统网,各项工作协同高效推进,重点工作实现快速突破。
(一)拓展“四个一”工作机制,提升风险预处理能力。市人社局通过实施“处理一个投诉,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套机制,实现一个转变”“四个一”工作机制以来,坚持以点带面,解决同类型问题,先后解决了流动人员档案查询难、张店区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慢等问题,“人才金政37条”出台后部分企业因单位性质、用工形式不完全符合设定条件,无法领取金政补贴的问题。今年以来,将“四个一”工作机制纳入“十问”工作法,由被动处理信访维权问题,转变为制定政策措施前进行风险分析,在充分征集群众、企业意见建议的前提下,提前预判可能存在的政策、资金、廉政等一系列风险问题,提前启动问题预判,实施预处理,尽量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之前,确保政策措施落实的有效性。
(二)以“政策找人”为前置,延伸主动服务触角。将“无形认证、政策找人”作为前置条件,实施全要素保障,努力拓展主动服务广度和深度。大力实施以“持续推进清减压,人社服务更快办”为主题的“人社服务快办行动”,确定了43个“主动办”事项,在确保资金安全、政策不走样的前提下,进一步减流程、减手续、减时间,推进人社服务事项提速办,同时实现业务办理“三个零”, 即业务受理 “零推诿”、经办事项“零积压”、工作质量“零差错”,做到人社服务既“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安享贷”居民养老保险贷款服务、“创业担保组合贷”等重点工作在制订政策、系统开发过程中,均将“无形认证、政策找人”纳入考虑范围,实现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
(三)注重“三强化”,综合实施重点工作质效评价。树立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十问”工作法将各项重点工作纳入了定期督导目录,“安享贷”居民养老保险贷款业务列入了年底考核加分项目,“创业担保组合贷”引入了第三方评估。通过强化督导评价、强化考核激励、强化第三方评估,对重点工作运用“十问”工作法取得的成效进行综合评价,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推进有力、落实有效。
今后,淄博市人社局将继续以“十问”工作法为基本遵循,持续推动人社工作向更好、更优、更便捷转变,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办事服务,进一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