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养我所小,陪伴我长大,我养你所老,陪伴你养老”,这是多么美丽的语句啊,也是多么和谐美好的日子,但这些美好的事情,总归是存在于别人家,想想自家的一地鸡毛,也只能是苦笑了。
在农村里,很多老人,都多多少少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也都会在某些事情上偏向于男孩,做了当时他们认为做得对的事情。
当时间一天一天逝去,这些人也一天天地老去,总体来看,曾经对子女过度偏颇的老人,一般晚年都过得不太好,说是凄凉也不为过。
70岁老人:生男生女不一样
曾经有句老话叫做“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现在社会生活比以前改善了很多了,但每个时代的养老问题,都是当个时代的重大挑战。
前久有网友爆料,有一位刘大爷,由于年轻时候,有很大的重男轻女思想,导致现在自己的处境,是相当的凄凉。
刘大爷年轻时候,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女双全,按说已经是一个家庭比较完满的情况了,但刘大爷不太喜欢这个女儿,认为“女孩子终究是要嫁人,给别人家的”。所以在很多事情的分配上都偏向于自己的儿子。
刘大爷年轻的时候,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甚至于新衣服都优先买给儿子,而女儿这里基本上都是自己弟弟用剩下的才轮到自己。
在学业上,刘大爷的女儿学习成绩比较好,但需要要交个什么钱,买点什么资料刘大爷就不开心了,认为女儿“学那么多没什么用,最后都是要嫁人的”,所以在女儿高中毕业之后,你外出打工,赚钱供弟弟读书。
这样下来的结果就是弟弟越来越骄横了,在家的时候碰到不如意的地方,还会动手打刘大爷,但刘大爷都不在意,认为小孩嘛,等长大了就好了。
但刘大爷没想到的是当自己女儿打工赚钱供应弟弟读书,弟弟也考到了其他城市去了,毕业之后就在外面工作了,一直都没回到农村老家来,平时连电话都不打一个,就算是母亲病重的时候,儿子这里也没什么反应,同时也没回来看看母亲。
后来刘大爷的儿子在外面结婚生子了,而刘大爷年纪也大了,在加上自己腿脚不方便,也就在做自己的养老打算了。
本来嘛,按刘大爷的想法,自己女儿嫁出去了,自己也就都没联系了,儿子这边从小自己就费尽心血地照顾他,家里面的资源很多都给到儿子那里去了,想着儿子会看在这样的情义上收留自己。
但这世上从来不缺乏美好的想法,在美丽的想法,在现实面前,总会破裂,最终随风湮灭。
所以在刘大爷给儿子儿媳讲自己要过去投奔儿子的时候,儿媳妇这里第一个不愿意,而且刘大爷腿脚不方便,过去了也帮不了什么忙,儿媳妇这边更不愿意了。
也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刘大爷被自己儿子不情不愿地送到了养老院。当看着儿子办完手续离开之后,刘大爷像个小孩一样嚎嚎大哭,用自己的泪水表示自己内心的不满。
而女儿呢,虽然刘大爷从小就将女儿当成外人来养,但在知道刘大爷被送到养老院之后,隔三差五的就过来看望刘大爷,时不时的给刘大爷带一些吃的,甚至有了将刘大爷接回家的想法。
但刘大爷总归了被儿子伤过一次心了,已经无欲无望了,再加上自己确实亏欠女儿,在考虑自己的腿脚和女婿的态度,刘大爷最终还是拒绝了。
为什么两个孩子,在对待老去的父母的时候,态度会出现这样大的变化呢?区别也太大了,一个享受了家中的资源,却不照顾自己的父亲,一个从小就被冷眼看待,小小的就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反过来还时不时的过来看望自己的父亲。
生男生女真的不一样啊。
生男生女其实是一样的
其实,生男生女都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是父母的内心,父母自己的看法,导致了自己认为男孩女孩不一样的结果。
也是因为父母自己的原因,导致了很多“不孝子”的出现,那么家庭中的“不孝子”是怎么产生的呢?
1、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
在农村里面,不可否认,很多老一辈人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存在,大家都认为,女儿终究是要嫁出去的。
所以大家都养儿防老。
这些孩子从小就集宠爱于一身,很容易被父母宠坏,现在的熊孩子,不都是被父母宠坏的吗?孩子稍有不如意就会打父母,这样的孩子难道不是父母的投影吗?
但现在不一样了,至少在我们村这里不一样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观念的进步,以前那种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思想越来越淡化了。
至少我们这里养儿不能防老。
放眼望去,农村里面,20到30岁的年轻人都全部出去了,到了30多岁还没混出什么名堂的人会回来一部分,一方面父母年纪也大了,另外一方面自己真的赚不到钱,荒废度日,还不如回来看看能够做点什么。
再加上农村现在讨媳妇相当困难,到了30岁还没结婚的,大部分都是因为家里穷。
所以我们这边流行起了入赘的方法,男人嫁入到女方家里生活,可以解决很多农村问题。
多的不敢说,在我们这里,留在村里结婚的年轻人,有差不多一半的都是男方入赘过来的。
所以在我们这里,村民的思想已经改变了,不再是重男轻女了,而是为了生活富养个女儿,也是可以的,也可以给自家传宗接代,自己女儿还不会在外面被欺负。
2、父母管控太严
为了孩子的成长,父母总是会管控自己的孩子的,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成长。
你见过父母为自己的孩子从3岁规划到24岁的吗?
我们村就有,有好几个家庭都是这样,但不可避免的,都是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利用在外面的时间,开始摆脱父母的控制了。
这些父母,从孩子小的时候,事事过问,孩子有任何不按计划成长的时候就又打又骂,最后这些孩子都没打的唯唯诺诺。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些孩子也是,当发现父母对自己的管控力度减弱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叛逆,为了自己内心的自由,随便找了一个方向,欢快的飞奔而去。
但他们最终找错了方向,如今这几个家庭的孩子都进去了,最重的一个判了20年。
这就是父母过度管控孩子的结果。
3、养老需要父母自己带头做好。
我曾经说过,父母现在的养老生活,就是自己将来的养老生活。
对于孩子来讲,很多事情都是需要父母教育的,尤其是孝敬父母,这关系到自己晚年是否过得还算顺畅。
靠学校教育?如果靠学校能够学会孝敬父母,那么天底下就没有那么多的不孝之人了。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是他们的世界,父母做的事情,他们会认为这就是对的,所以从小小的就言传身教,很多孩子学坏的原因,也是父母不自觉中就教会孩子的。
想想看,你当着孩子的面打骂自己的父母,不尊重老人,也不赡养老人,那么这些孩子都会有学有样的,甚至于比你做得还更好。
更何况现在的小孩都是奶奶外婆带大的,关系甚至于还好过父母,如果你对父母做的不够好,那么就会在孩子的内心形成一道裂痕,从小就将自己的父母当成敌人,原因很简单:他们对自己的奶奶不好。
所以,在我看来,其实生男生女都一样,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并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父母的内心怎么看待自己的孩子。
写在最后
最近看到个小视频,视频中,一个5岁左右的小女孩,在家里蹦蹦跳跳玩得很开心,不经意间,看到了奶奶的遗像,本来很开心的小女孩突然就跪下来给奶奶磕了几个头,脸上的笑容也没有了,变成了思念。
看到这个视频,我很感触,不管怎样,父母养育了我们这一代,同时因为自己的无能,父母在帮自己养育了下一代,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尤其是农村家庭,奶奶外婆对孩子的重要性还要比父母重要。
在很多孩子的内心深处,奶奶外婆是自己最重要的人,父母才是其次。
所以这个时候要是父母做了什么对不起老人的时候,那么这些孩子的内心里面,会将这个事情记一辈子,就因为自己的父母伤害了自己最喜爱的奶奶外婆。
所以当这层的父母逐渐老去的时候,孩子会怎么对你们呢?
所以今日因他日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账,你是怎么对待老人的,自己也会学着怎么去对待老去的人,因为这些都是父母教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