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近些年来,中国老龄化问题显得日益严重,在越来越多的人步入晚年阶段时,年轻人身上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大,年轻劳动力和老年人群体失去平衡,未来养老压力倍增。对于那些期望能在退休之后获得生活保障的人而言,参加社保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直接决定一个人在退休之后的生活是否能够得到稳定保障。
因此,按时缴纳社保,并满足缴纳年限要求,在退休之后不仅可以领取养老费用,同时,还可以享受医疗方面的保障。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当下很多农民都没有享受医疗保障,他们根本无力承担每个月几百块钱的社保费用,农民晚年生活如何得到保障呢?
实施新农合的重要性
对于众多城市职工而言,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为员工办理社保,这些人可以享受到各种福利保障。在农村生活的人们想要享受各种保障制度,在没有工作单位的情况下,必须要自己缴纳费用,而大多数人由于经济收入比较低,对参保并不重视,如此一来,他们到了晚年时期的生活难以得到保障。
为了解决农民对社保的需求,国家出台了关于新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的保障。从推行这一政策,如今已经经过10多年时间了,有了这份保障之后,确实有效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缓解了农民在看病过程中承受的经济压力,因此,从这一政策推行之后,有不少农民参加新农合。
有了新农合这份保障之后,农民在遇到生病需要到医院诊治的时候,无需再承受高昂的费用。原本可以帮助农民解决看病难,因病返贫等现象,按理说是一项非常惠民的政策。在近些年来也可以清晰地发现,农民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在下降。
在国家发展方向更加倾向于农村实施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非常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上升,收入更是上升了很高的层次。即便是如此,愿意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似乎越来越少,甚至还有一些地方出现了“断缴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参保费用持续上涨后出现“断缴”
近些年来,随着新农合保障的范围越来越广,这一政策在不断调整,需要农民缴纳的费用不断上涨。比如,2020年的费用比2019年上涨了30元,到2020年每人每年需要缴纳的费用达到280元,如果一家4口的话,那么一年下来需要缴纳上千元的费用。这笔费用对于很多普通农户而言,确实也有一定的压力,加上有一些人一年四季没有生过病,即便是得了一点小病,可以通过小诊所解决,没有机会用到新农合。于是,他们便觉得缴纳新农合没有什么用,只不过是一种浪费。
虽然参保费用上涨了,但是人们可以享受的报销比例以及报销范围都在不断上涨,尤其还降低了起步价,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参加新农合都是比较划算的。但很多人却因为连年上涨的费用拒绝缴纳。
门诊报销受到限制
在参加新农合之后,并不是每一个项目都能享受到报销的,特别是之前门诊是不享受报销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不会到医院住院治疗。因此,在小诊所看病过程中是不能报销的,无法发挥新农合的实质作用。
与此同时,按照新农合的规定是每年清零一次的,在参加了新农合之后,不像城镇居民那样,在参加社保时可以累加,这样每年都必须要继续缴纳费用,如果哪一年没有缴纳费用的话,那么,并无法获得保障。这样许多人感觉很不划算,于是出现了不愿意再继续参加新农合的现象。
专家给出建议
针对新农合出现“断缴潮”,专家们也相继地给出了各种建议。他们提议简化新农合的报销程序,同时国家可以提高报销的比例,也可以实行累计新农合账户余额的政策。另外,新农合的价格上涨是出现断缴的重要原因,因此,如果国家能在这一方面实施调控,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了。
结语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务之急是需要解决农民拒绝缴纳新农合的问题,想要彻底改善这种局面,还必须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加大宣传,让农民充分意识到新农合的重要性,或许通过这种方式才不断激发农民参加新农合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