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你的养老质量由谁来决定?45岁以后收入才决定你的养老质量
2021-07-16 17:04  浏览:136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要在45岁前组织各种相对稳定的被动收入,如房租、股票等,至少让被动收入超过工薪收入,这样才有安全感。


近日,经济学家储殷教授跟快播创始人王欣在谈论交流时,他们聊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是每个人要经历的阶段,也就是养老,而且是养老的质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王欣和储殷教授的观点是45岁以后的收入才决定养老的质量。




储殷:年轻人,佛系还是奋斗?


人生最糟糕的,是佛系了10年发现佛系不下去了。很多支持佛系的人觉得,到了40多岁的时候,我只要每个月存笔钱,我的养老就没问题。


对于中国大多数的工薪族,这个设想都是不可能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内卷加剧…真正决定你养老质量的,其实是你45岁以后的收入。




45岁之后的收入才决定了养老质量?


对于这个观点可能会有不少朋友质疑。但仔细一想还是有几分道理。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到了35岁都比较难找工作了,到了45岁就更难,如果在45岁没有积蓄或经济来源,那生活是非常难过的。

而且你会发现,在买房的时候去申请银行贷款,银行给予你贷款的年限是根据你的还能够参加工作的年限来的,比如你今年40岁,要买房贷款,那么你还款年限必须在20年之内,因为你60岁就退休了。

并且,到了45岁,时间精力和学习能力都不如以前,如果没有积累的话,别说养老了,当下的生活估计都够呛,上有老下有小的。


人到中年身不由己

可以这么说,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人到了中年(普通人40岁-55岁作为中年阶段),你眼里能所见的,全是金钱堆彻起来的。


走进家里,充满各种物件,小到一根针,大到整个房子,小孩手里每一口零食,老婆身上每一抹唇彩,自己消耗着的每一丝烟叶和每一滴汽油,哪一个是不用拼尽全力,耗费时间,万般无奈的付出换来的?你想风随心动,心随我动,太难了。

并且,人都是会衰老的,45岁后生命的衰老速度加快,挣钱能力相应下降。

45岁后收入大涨的人群,是那些本行业的翘楚,有头有脸有影响力,收入节节上升;或者是发展了副业,副业比职业收入更多的人,拓展了找钱的路子,厚积薄发,收入倍增;或者天上掉馅饼了,买的彩票中奖,早年间买的股票暴涨,祖上传下来的宅子拆迁。

大部分人,养老质量主要由孩子和行业和政策决定的

一个45岁的码农,不用担心退休和养老,之前已经有足够的储蓄,利息能跑赢通胀了。

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45岁农人,一个送快递的45岁老哥,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师,他们的养老质量要想大幅提升,只能靠孩子翻盘,或者靠政策扶持。他们的赚钱能力,在45岁以后,不可能有一个跃升,这样的奇迹不会出现。

当然,所有的前提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之上,45岁以后的健康决定了每个人的养老质量,健康抵万金。45岁前拿命换钱,45岁后拿钱换命,不值。

未到45岁的你该如何奋斗


褚殷教授称,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读书可能是最稳定、风险最小回报最高的一种方式。

家里没矿想躺平的朋友们,还是走上奋斗的路比较好,低成本的奋斗就是读书,或许在坚持阅读的情况下,你会找到书中的黄金屋。




在收入方面,不要单纯去看一份薪资,还要多途径去获取财富,比如学习理财知识,可以从简单的记账开始,看看每个月花了哪些钱,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省下的钱如何理财等等,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不仅能改掉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还能存上一笔钱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就是,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获得工作外的收入。文笔好的可以写小说、文案,口才好的可以去直播等等,总之趁年轻动起来。

对于养老,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就是思想上的,退休后有大把时间,兴趣爱好广泛的话,日子会过得更充实。



最后,告诫一下年轻人,你放弃了生活,但生活它不会放过你。你现在有多放纵,未来就会有难受。为了自己45岁以后的养老质量,奋斗是你唯一的选择。


发布人:65fa****    IP:101.229.0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